[发明专利]桥治疗过程的可视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9388.7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7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H·J·范奥耶恩;R·范登哈姆;B·J·巴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20/10 | 分类号: | G16H20/1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瑜;王英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过程 可视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出血风险和血栓形成风险的同时图形表示,以提供可视化桥治疗过程。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使用用于计算的生物化学模型和药物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组合或血液循环的另一种数学表示来进行的,被检查的血液循环的止血状况的基于计算机的预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对桥治疗过程进行可视化的方法,涉及对桥治疗过程进行可视化的用户接口,涉及用于对桥治疗过程进行可视化的程序单元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药用抗凝血治疗有导致危及生命的出血事件的风险。因此,定期地监测抗凝血治疗以获得血栓形成和出血风险之间的正确平衡。为了这一目的使用的最佳诊断测试依赖于施予的抗凝血剂药物的类型。对于需要快速调节的短期抗凝血治疗,使用普通肝素,或诸如低分子量肝素(LMWH)和五糖的肝素类药物。对于较长期的治疗,最广泛使用口腔、维生素K拮抗剂(VKA)型抗凝血剂。每100个居住在西方世界的人中约有1到2人使用VKA。
VKA及肝素类化合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模式。肝素增强抗凝血酶的功能以主要抑制F10a及凝血酶。肝素还抑制诸如F11a、F9a、F3-F7a的其他活性蛋白质,然而它们的主要作用模式是抑制F10a及凝血酶。LMWH以及合成五糖可以更特异于F10a。VKA可以抑制功能性凝血酶、F7、F9、F10蛋白质C、蛋白质S以及蛋白质Z的浓度。肝素治疗最常用的测试是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而通常使用因子10a抗体化验来监测LMWH或合成五糖型药物。传统上使用凝血酶原时间(PT),或其标准化衍生物,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对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进行监测。
然而在特定情况下,例如在血栓治疗的急性期后,或当具有维生素K拮抗剂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的时候,治疗需要从一种类型的药物改变成另一种类型,也被称为桥或桥接治疗。仅在北美每年估计共有25万名患者需要中断他们的VKA处置。这没有考虑到在利用肝素的初始处置后开始华法令处置的所有患者。据估计每年约有2百万人开始华法令处置。然而,不是所有这些患者都有过初始肝素处置。
由于对凝血蛋白的产生的间接影响,VKA的作用仅缓慢地增加(从肝素类药物向VKA过渡)并也仅缓慢地降低(从VKA向肝素类药物过渡)。
没有概括两种治疗的组合作用的可用测试。此外,用于测量单一治疗作用的测试,例如aPTT或INR,受其他治疗的影响。由于其对凝血蛋白的间接影响VKA作用仅缓慢地增加和降低,且在这种治疗期间,它们的部分抗凝血需要由快速作用的肝素类药物补偿,以使患者处于正确的止血平衡。
在桥接时段期间,医生有若干监测患者止血平衡的选择。首先,在桥接时段期间,可以使用PT或INR监测患者。然而,由于PT/INR对于肝素类药物的作用相对不敏感,为此瞄准测试的恒定值将容易导致凝血的过补偿以及不可接受的出血高风险。第二种选择同样使用aPTT监测抗凝血,aPTT对于VKA的抗凝血剂作用或多或少是敏感的,但对于监测VKA治疗肯定没有被最优化,因此瞄准测试的恒定值也将容易导致过抗凝血以及不可接受的出血高风险。在实践中,已知医师选择第三种可能性:避免所有监测,而遵循(推荐的)桥接指南,已知其经常导致过抗凝血。
文献WO2010/124127公开了用于药物施予的方法和装置,药物例如是处置心血管和神经血管疾病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疾病中用作抗凝血剂药物的肝素。
文献US2009/265182公开了一种用于抗凝血剂治疗的配发点或销售点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Pohl等人(1994年)文章《The Quick Machine-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Extrinsic Activation of Coagulation》(Haemostatsis24:第325-337页)公开了一种体外内源性凝血级联的反应动力学的数学模型。
文献WO01/93762公开了一种确定药物的剂量以及在什么时间使用计算机系统/模式确定系统获得该剂量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93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