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凸轮轴以及用于生产该凸轮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9511.5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8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D·保罗;R·艾香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蒂森克虏伯普里斯塔科技中心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84 | 分类号: | B21D53/8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列支敦*** | 国省代码: | 列支敦士登;L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轴 以及 用于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凸轮轴(1),其具有支撑管(10),包含至少一个凸轮(11)的部件(11、12、13)在预定的安装位置(14)被布置在所述支撑管(10)上,其中所述支撑管(10)至少部分地延伸通过所述部件(11、12、13)中的孔(15),并且其中通过内部高压成形产生所述支撑管(10)与所述部件(11、12、13)之间的过盈配合装配,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管(10)与所述孔(15)之间提供至少一个局部成形的材料模制件(16),通过所述材料模制件(16),以如下形式在期望的取向上相对于所述支撑管(10)将所述部件(11、12、13)保持在所述安装位置(14)中,即向具有被放置的部件(11、12、13)的所述支撑管(10)可以被提供至所述内部高压成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模制件(16)被引入所述支撑管(10)的外表面和/或所述孔(15)的内表面中,其中所述孔(15)特别地具有比所述支撑管(10)的外直径更大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凸轮轴(1),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外表面的滚花产生所述支撑管(10)的外表面中的所述材料模制件(16)。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凸轮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模制件(16)被引入所述支撑管(10)的所述安装位置(14)的所述外表面中,并且沿所述支撑管(10)的纵向方向(17)充分延伸。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凸轮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0)在安装位置(14)包含至少一个、优选两个并且特别优选三个材料模制件(16),所述材料模制件(16)特别均匀地分布在所述支撑管(10)的圆周上,被引入所述外表面中。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凸轮轴(1),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支撑管(10)的局部塑性成形,特别通过所述支撑管(10)凭借滚花工具的滚花,形成所述材料模制件(16)。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凸轮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模制件(16)具有大约0.1mm至大约1mm的高度,优选大约0.2mm至大约0.7mm,并且特别优选大约0.5mm。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凸轮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模制件(16)的横截面形状是三角形、梯形和截锥形的形式。
9.一种用于生产具有支撑管(10)的凸轮轴(1)方法,包含至少一个凸轮(11)的至少一个部件(11、12、13)在所述支撑管(10)上被布置在预定的安装位置(14),所述方法特征在于至少以下步骤:
a)提供所述支撑管(10)和所述至少一个部件(11、12、13),
b)将至少一个材料模制件(16)引入在安装位置(14)的区域中的所述支撑管(10)的所述外表面中或引入所述部件(11、12、13)的孔(15)中,所述孔被引入所述部件(11、12、13)中,用于接收所述支撑管(10)上的所述部件(11、12、13),
c)通过在所述材料模制件(16)的区域中形成所述部件(11、12、13)与所述支撑管(10)的至少非刚性连接,将所述部件(11、12、13)旋转固定地预定位在所述安装位置(14)中,
d)受限于形成所述部件(11、12、13)与所述支撑管(10)之间所需的连接强度,通过内部高压成形,产生所述支撑管(10)与所述部件(11、12、13)之间的过盈配合装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0)至少部分地延伸通过所述部件(11、12、13)中的孔(15),其中所述材料模制件(16)被引入所述孔(15)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模制件(16)通过滚花方法被引入所述支撑管(10)的所述外表面中和/或所述孔(15)中。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11、12、13)被放置在处于锻造状态的支撑管(10)上,特别是当所述部件(11、12、13)被放置时所述孔(15)处于锻造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蒂森克虏伯普里斯塔科技中心股份公司,未经蒂森克虏伯普里斯塔科技中心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95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恒温电缆分接箱
- 下一篇:聚光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