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状玻璃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9807.7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8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玉村周作;中村隆英;藤原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17/04 | 分类号: | C03B17/04;C03B23/037;C03B35/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状 玻璃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通过溢流下拉法等以下降的方式形成带状玻璃之后、将带状玻璃的移送方向方向转换为横向的带状玻璃的制造方法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替代以往普及的CRT型显示器,从节约空间等的观点出发,近年来普及有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场致发射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
在这些显示器之中,特别是对于有机EL显示器,要求通过折叠或卷绕而容易携带、不仅是沿着平面且沿着曲面的形状也能够使用。
为了应对该要求,作为有机EL显示器的基板,从其较高的挠性方面出发,考虑使用树脂片。然而,有机EL显示器所使用的发光体通过与氧气、水蒸气等气体接触会劣化,因此,从该观点出发,作为有机EL显示器的基板,优选使用阻气性比树脂片高的玻璃基板。
然而,基板所使用的玻璃与树脂片不同,抗拉伸应力性较弱,因此挠性较低。因此,当由于弯曲玻璃基板而向玻璃基板表面作用有拉伸应力时,有时会导致破损。因而,对于有机EL显示器所使用的玻璃基板,要求提高挠性。
另外,并不限于显示器,例如在机动车的车身表面、建筑物的屋顶、柱或外壁等那样的具有曲面的物体的表面上,若能够形成太阳能电池、有机EL照明,则可以扩展其用途。因而,对这些装置所使用的玻璃基板、盖玻璃也要求提高挠性。
另外,在这些显示器、太阳能电池、有机EL照明等装置中,从市场出发要求进一步薄型化,与此相伴,对这些装置所使用的玻璃基板等也要求薄板化。
为了应对相对于玻璃板的这些薄板化、挠性提高的要求,提出有使用板厚为300μm以下的薄片状的玻璃。这样的薄片状的玻璃通过将形成为带状的玻璃切断为规定的长度而获得。
这样的带状玻璃例如能够使用溢流下拉法而连续地制造。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像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在以下降的方式形成带状玻璃之后,将带状玻璃的移送方向方向转换为横向,之后的相对于带状玻璃的处理容易。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35928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采用了上述那样的制造方法的情况下,带状玻璃由于其厚度较薄,因此在上升气流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在下降中会向表面与背面中的任一侧弯曲,而且其弯曲方向在短周期内变化。这样,当下降中的带状玻璃的姿态不稳定时,向用于方向转换的区域导入时的带状玻璃的姿态也并非恒定,以此时的姿态为起因,在带状玻璃上产生应力集中,可能招致带状玻璃的破损。需要说明的是,在制造板厚为300μm以下的带状玻璃时,也存在玻璃极端薄的情况,其破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而且,在制造中,在产生带状玻璃的破损的情况下,生产线再次恢复原始状态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因此,成为使带状玻璃的生产率极其恶化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技术课题在于,在将以下降的方式形成的带状玻璃的移送方向方向转换为横向的带状玻璃的制造方法中抑制带状玻璃的破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带状玻璃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以下降的方式形成除宽度方向两端部之外的部位的板厚为300μm以下的带状玻璃之后,以使所述带状玻璃的表背面中的表面为上表面的方式将所述带状玻璃的移送方向方向转换为横向,所述带状玻璃在以其表面侧在宽度方向上凹陷的方式弯曲的状态下被向用于所述方向转换的区域导入,所述弯曲状态的带状玻璃在相对于将其宽度方向两端部连结的假想直线的最大分离距离为δ、所述带状玻璃的表面侧设为正的情况下,满足0>δ≥-200mm的关系。
这样的话,带状玻璃在满足0>δ≥-200mm的关系且在以其表面侧在宽度方向上凹陷的方式弯曲的状态下被向用于方向转换的区域导入。即,带状玻璃在被向用于方向转换的区域导入时有意地形成为表面侧在宽度方向上凹陷的弯曲形状,因此处于稳定的状态,并且弯曲程度适当。由此,在方向转换时,能抑制对带状玻璃作用不当的应力,因此,能够为了方向转换而容易地使带状玻璃弯曲。因而,能够抑制带状玻璃的破损。
在上述的结构中,优选为,所述弯曲状态的带状玻璃满足0>δ≥-100mm的关系。
这样的话,能够为了方向转换而更可靠地容易地使带状玻璃弯曲,抑制带状玻璃的破损的效果显著。
在上述的结构中,优选为,所述弯曲状态的带状玻璃满足0>δ≥-50mm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98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