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适应性膝部气囊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1503.4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9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T·阿贝勒;W·弗赖斯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39 | 分类号: | B60R21/239;B60R21/231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立国 |
地址: | 德国阿***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适应性 膝部 气囊 车辆 乘员 约束 系统 | ||
1.包括可充气的膝部气囊(10)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所述膝部气囊(10)具有气囊罩(12)和至少一个构造在该气囊罩中的流出口(18),所述流出口(18)设置在膝部气囊(10)的上半部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口(18)位于膝部气囊(10)的背离车辆乘员的侧面上,该侧面在膝部气囊(10)的使用位置中直接与车辆内空间中的固定的构件(28)相对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膝部气囊(10)这样设置在其使用位置中,使得膝部气囊(10)的构造有流出口(18)的竖直区段(36)与标准身材的车辆乘员的膝盖(38)相对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膝部气囊(10)这样设置在其使用位置中,使得膝部气囊(10)的构造有流出口(18)的竖直区段(36)不与矮小身材的车辆乘员的膝盖(38)相对置。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膝部气囊(10)在其使用位置中、尤其是通过在膝部气囊(10)内部的限制带(32)、分为多个竖直区段(34、36)并且所述流出口(18)构造在一个上部的、优选最上面的区段(36)中。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口(18)具有在20至40mm之间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沿竖直方向上下重叠设置的流出口(18),这些流出口优选与其竖直高度相比具有更大的水平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大部分流出口(18)设置在标准身材的车辆乘员的膝盖碰撞部位(40)之间,但设置在矮小车辆乘员的膝盖碰撞部位(42)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口(18)在竖直方向上对中地设置和/或流出口(18)的宽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膝部气囊(10)的外侧上设有从流出口(18)开始的用于在膝部气囊(10)内的气体的流出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通道由盖子(20)构成,所述盖子不完全围绕流出口(18)地固定在气囊罩(12)上并且可在流出气体的压力之下鼓起。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和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通道的长度至少为流出口(18)的直径的1.5倍,从该流出口的中点测量。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之一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通道朝向一侧、优选朝向车辆侧面结构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之一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通道基本上向上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之一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通道基本上向下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0和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20)具有一个中间的、朝向下方的凸起(20a),该凸起不固定在气囊罩(12)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口(18)具有一个或多个突出部(18b),所述突出部向斜下方延伸。
17.用于保护车辆乘员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为膝部气囊(10)充气体,使得膝部气囊(10)占据使用位置;
-根据车辆乘员的体型、尤其是身高通过下述方式匹配气体流出行为,即,构造在膝部气囊(10)的上部区段(36)中的流出口(18)
a)被标准身材的前移的车辆乘员的膝盖(38)压靠到车辆内空间中的固定的构件(28)上并由此封闭,或
b)不被矮小身材的前移的车辆乘员的膝盖(38)压靠到车辆内空间中的固定的构件(2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15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