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装置以及具备该密封装置的悬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2910.7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5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可儿清;本田穣;铃木实;泷本直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J15/32 | 分类号: | F16J15/32;F16F9/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装置 以及 具备 悬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装置以及具备该密封装置的悬架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密封装置在抑制输送设备、建筑物振动的减振器、内置该减振器的悬架装置等当中使用,对容纳于减振器、悬架装置的工作流体进行密封。
例如,在机动二轮车等跨乘式车辆上搭载有用于悬架前轮的被称为前叉的悬架装置。悬架装置包括悬架装置主体,且在该悬架装置主体内容纳减振器,该悬架装置主体具有外管和以能够伸出、没入的方式插入于外管内的内管。
在悬架装置主体与减振器之间形成有用于进行温度补偿、体积补偿的贮存器,在该贮存器中容纳有工作流体和气体。使用于悬架装置的密封装置用于防止贮存器内的工作流体、气体从悬架装置主体泄露到外部侧(大气侧)。
JP04-32342A公开了一种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包括:防尘圈,其呈环状,保持于外管的开口端部,与内管的外周面滑动接触;以及油封,其呈环状,保持于外管的开口端部,与内管的外周面滑动接触,配置于比防尘圈靠内部侧(工作流体侧)的位置。
该密封装置利用防尘圈刮掉附着在内管的外周面的异物,并利用油封刮掉附着在内管的外周面的工作流体。由此,密封装置能够防止油封、内管的滑动面因异物而产生划痕、悬架装置主体内的工作流体、气体泄漏到外部侧(大气侧),从而能够将悬架装置主体内维持在密封的状态。
但是,在减振器、悬架装置应用到摩托车越野赛等情况下,假定在浸于泥水中这样的极其严酷的环境下使用。该情况下,包含在泥水中的颗粒较细的土等细颗粒在干燥的状态下呈环状残留在内管的外周面,可能进入防尘圈的内部侧(工作流体侧)。由此,细颗粒可能会损伤内管(轴构件)的滑动面,导致容纳在悬架装置主体内的工作流体、气体有可能从该伤痕泄露到外部侧(大气侧)。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装置以及具备该密封装置的悬架装置,该密封装置即使在极其严酷的使用环境下也能够刮掉附着在轴构件的外周面的异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某实施方式提供密封装置,其对筒构件与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插入于筒构件内的轴构件之间进行密封,其中,该密封装置包括:防尘圈,其保持于筒构件的开口端部,环状的防尘圈凸缘与轴构件的外周面滑动接触;以及刮板,其配置于比防尘圈靠内部侧的位置,环状的凸缘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压接于轴构件的外周面。凸缘部的硬度设定为高于防尘圈凸缘的硬度。
发明的效果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局部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是放大示出图1的一部分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所标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对作为筒构件的外管1与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插入于外管1内的、作为轴构件的内管2之间进行密封。
密封装置包括:防尘圈3,其保持于外管1的开口端部,环状的防尘圈凸缘31与内管2的外周面滑动接触;以及刮板4,其配置于比防尘圈3靠内部侧(图1中的下侧)的位置,环状的凸缘部41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压接于内管2的外周面。而且,凸缘部41的硬度设定为高于防尘圈凸缘31的硬度。另外,图1、图2表示不抵接于内管2的自由状态下的密封装置,内管2的外周面利用假想线表示。
在机动二轮车等跨乘式车辆中,密封装置使用于悬架前轮的被称为前叉的悬架装置中。由于前叉的基本结构是公知的,因此并未详细图示。前叉包括:悬架装置主体F,其能够伸缩,包括外管1和以能够伸出、没入的方式插入于外管1内的内管2;以及未图示的减振器,其容纳于悬架装置主体F内,抑制悬架装置主体F的伸缩运动。
在悬架装置主体F内与减振器之间形成有未图示的贮存器。贮存器容纳工作流体和气体,对减振器进行温度补偿和体积补偿。工作流体为水、乙二醇溶液、油等液体,气体为氮气等惰性气体。另外,由于减振器的结构可以采用任意公知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萱场工业株式会社,未经萱场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29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图像获取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TO-220HF防水密封引线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