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多个优化立柱的曲轴轴承盖和包括它的内燃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4572.0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9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F·文森特;D·米亚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诺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9/02 | 分类号: | F16C9/02;F16C35/00;F16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雷明,马利蓉 |
地址: | 法国布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多个 优化 立柱 曲轴 轴承 包括 内燃 发动机 | ||
相关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种曲轴轴承盖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对这些轴承盖的固定。
本发明还涉及具有一个曲轴的内燃发动机,该曲轴的轴线是由一个轴承和一个轴承盖围绕。
现有技术
曲轴轴承盖经受高应力,尤其是在靠近该轴承盖的固定立柱的以及与所述立柱本身同一水平上的区域,这些应力能够产生初期裂纹并且导致零件的失效以及随之发生的发动机失效。因此有必要加强所述轴承盖并且增强其耐疲劳性。由于该零件已经是通过铸铁铸造生产的,这总体上具有的结果是增加该轴承盖的质量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增加这些立柱的质量(这与减少每个部件的质量以便减少发动机和/或车辆的能量消耗的效果背道而驰)、或者结果是需要更昂贵的材料用于铸造所述轴承盖。
公开文件FR 2878588 B1披露了一种曲轴轴承盖,该曲轴轴承盖具有一种半圆柱体形式,该半圆柱体的轴线与该曲轴的轴线重合,该轴承盖具有一个凸的外表面以及在其每个末端处的一个固定立柱,连接该半圆柱体的外表面和所述这些固定立柱的连接区域从几何学的角度被优化以便提高耐疲劳性同时减少质量。该文件并未披露对该固定立柱的实现进行控制的任何规则。
公开文件US 7384196 B2披露了一种曲轴轴承盖,该曲轴轴承盖具有的一种半圆柱体形式是由一个圆柱体形筋部分覆盖并且在其每个末端处都具有基本上圆柱体形式的一个固定立柱,该固定立柱通过一个撑持物而被附接到该半圆柱体上,该半圆柱体的截面和所述撑持物的截面在几何意义上被优化。该文件并未披露对该固定立柱的实现进行控制的任何规则。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优化轴承盖的这些立柱的形式,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曲轴轴承盖,该曲轴轴承盖具有一种半圆柱体形式并且具有在直径方向上相反的多个固定立柱,这些立柱具有一种优化轮廓,从而减少这些立柱的质量同时提高该轴承盖的耐疲劳性。
该曲轴轴承盖具有一种半圆柱体形式并且在每个末端处都具有一个基本上椭圆形柱状物形式的固定立柱,该固定立柱在其基部被稍微加宽并且在该立柱的至少一部分高度上具有至少两个侧向凹槽。所述凹槽减少这些固定立柱的质量并且有助于提高这些固定立柱的耐疲劳性。
根据本发明,这些固定立柱具有至少两个凹槽,该至少两个凹槽被布置在一个如下的竖直支撑圆柱体之外并且在一个如下的体积之外,该支撑圆柱体的基面等于对螺钉头的支撑表面,并且该体积是由穿过这些固定孔的轴线的并且在该方向X上对称地延伸一段长度e的横向平面限定的。有利地保持或者提高这些疲劳抗性值。
这些凹槽有利地从该立柱的基面开始并且在该立柱的至少一部分高度上延伸。因此有利地在该立柱的基部处开出一个表面。
这些凹槽有利地是相对于穿过该固定轴线的一个横向竖直中央平面对称地形成的。使得制造工艺更可靠。
这些凹槽的轮廓从它们的下末端到它们的上末端发生变化。该凹槽的深度尺寸可以从该凹槽的下末端到上末端发生变化。
这些凹槽有利地是在该轴承盖的铸造过程中形成的。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将在以下关于附图的说明中被呈现,该说明是通过非限制性举例的方式并且仅仅是出于良好理解本发明以及如何实施本发明的目的而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该曲轴轴承盖的沿图3的截面AA的剖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一个轴承盖的透视图;
图3是该轴承盖的俯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轴承盖的一个末端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轴承盖的透视图;
图6和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两个不同实施例的轴承盖的一个末端的俯视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
以下的说明是以与该曲轴的轴线重合的纵轴X、横轴Y以及竖轴Z为参照的。
不同附图中出现的相似零件保持相同的参考号。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一个轴承盖10的剖视图,该轴承盖具有带一个上部外表面11和一个下部内表面12的一种半圆柱体形式13,该内表面被设计成与该曲轴(未示出)接触,所述圆柱体形式包括两个正好相反的固定立柱20。每个固定立柱都是一个柱状物的形式并且被支撑在一个基本上平行六面体形的基部(talon)2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诺股份公司,未经雷诺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45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减少收发器通信中的三重渡越效应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晶圆芯片顶起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