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终端的把手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34875.2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8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金荣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荣善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 |
地址: | 韩国全罗北道群山市罗云洞***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终端 把手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终端的把手构造,更为详细地讲,涉及设置于如平板PC那样的便携式终端的背面的板状把手构造。
背景技术
最近受欢迎的如iphone(苹果手机)那样的所谓平板电脑(平板PC)因电池和存储器等的性能发达而在轻量化因而便于携带,随之屏幕更宽大的便携式终端在逐渐上市。
但由于这种便携式终端的屏幕变得宽大而必然导致设备的宽度变宽,对于手较小的使用者来讲难以仅用一只手握着设备进行操作。
为此,本发明人曾开发出适用于如iphone那样的智能手机上的带子式(带式)把手构造并申请了专利(申请号:韩国专利第10-2011-0056477号,申请日:2011年5月6日,发明人:金荣善),该发明使得使用者仅用一只手也能简便地操作设备而不会使设备的厚度等外形变形。
但上述带子式把手在握持大于智能手机的平板PC时并不怎么有用。这是由于大小较大且重量更重的平板PC需要用几根手指握持,或者手本身要能够以多种方式握持平板PC,而单一方向的带子其与身体接触的部分较窄且握持方式也受限制之故。
因此,本发明人研究出在平板PC的背面附着板状把手即把手板但能够以更为便利的方式使用的一定形状,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附着在便携式终端尤其是平板PC等上使用的把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对便携式终端提供一种把手,所提供的把手的构造使得使用者使用起来舒适且便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对便携式终端提供一种把手,所提供的把手不仅发挥把手功能还能够发挥保护设备的功能。
解决课题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形成于便携式终端的背面的把手构造其特征是包括:固定于上述背面的角部的固定部5;位于中央的穿孔部1;以及形成于上述固定部5之间的身体插入部3。
上述身体插入部3最好朝向穿孔部侧凹陷弯曲形成以便手指等能够易于插入。
上述穿孔部1最好是圆形,把手材质最好使用皮革或织品材质。
发明效果
如图3至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把手握持起来牢固,且无论从哪一个方向也可握持,并且能够自如地转换方向。
尤其,若使用天然皮革或触感良好的织品材质等则能够提高使用上的满意度,且具有设备落地时起保护设备的缓冲作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有本发明的终端把手的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设备罩的内侧的立体图。
图4是竖向托盘式手握使用状态图。
图5是竖向塞入中央手握使用状态图。
图6是图5的侧视图。
图7是竖向手握侧面使用状态图。
图8是图7的侧视图。
图9是横向手握侧面使用状态图。
图10是横向塞入中央手握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以便能够清楚并易于理解本发明的思想。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用语“便携式终端”是所谓手机、智能手机、平板PC、PDA、PMP、电子书阅读器等的总称。
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用语“背面”指设备主体外壳背部的盖面或指安装固定于终端(以下还称为“设备”)主体外壳背部的另设的保护罩的表面。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在平板PC的背面具体实现了板状把手的立体图。在平板PC本体10的背面12设有作为本发明的板状把手,就板状把手而言,接合固定于本体背面12的四处角部的固定部5以包裹角部的样态(「或¬字形)形成,在中央形成圆形穿孔部1,连接固定部与固定部的边即身体(手指)插入部3朝向穿孔部侧平缓地弯曲(曲线)而形成,从而处理成手指能够柔顺地插入。
如此形成的本发明的把手设置于平板PC等的本体自身的背面或保护罩的背面。本发明的实施方法能够使固定部5接合在设备本体背面罩12的角部,或者构造上在背面罩与主体14结合的部位啮合。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使固定部5接合于背面罩12内侧之后构造上如图1那样与主体14啮合的方式。
但固定方法并不限定于这种方法,固定方法能够使用多种构造和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设备的特性或需要能够容易地选择固定方法,因而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4至图10所示,本发明以适当的大小配置有四处的固定部5与固定部之间的身体插入部3,除了固定部之外的剩余部分即侧面身体插入部3和中央的穿孔部1均与本体的背面隔开少许间距使得手或手指能够插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荣善,未经金荣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4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