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包括热塑性材料的物品的摩擦焊接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5200.X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3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A·M·伯塞尔;P·康达帕利;W·J·麦克马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06 | 分类号: | B29C65/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会卿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包括 塑性 材料 物品 摩擦 焊接 接头 | ||
1.一种包括热塑性材料的物品,所述物品包括:
具有第一接合表面的第一主体部分;
用于与所述第一主体部分联接的第二主体部分,所述第二主体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合表面平行的第二接合表面;以及
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合表面和所述第二接合表面之间的摩擦焊接接头,所述摩擦焊接接头包括:
第一焊道部,所述第一焊道部联接至所述第一接合表面并从所述第一接合表面沿中心线轴向地延伸;以及
第二焊道部,所述第二焊道部联接至所述第二接合表面并从所述第二接合表面沿中心线轴向地延伸,用于与所述第一焊道部熔合来将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和第二主体部分联接在一起以形成所述物品;
其中,所述第二焊道部具有内柱和外柱,所述外柱与所述内柱相间隔,在其间限定一空腔,用于容纳由所述第一焊道部和第二焊道部的熔合而引起的一定量的焊瘤;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焊道部的所述中心线偏离所述第二焊道部的所述中心线,用于减小由于作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和第二主体部分上的应力而作用于所述摩擦焊接接头上的应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道部和第二焊道部包括选自由尼龙6、尼龙6/6、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醛树脂、以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组的材料。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道部在所述第一接合表面和所述第一焊道部的接触表面之间具有大致3.0至大致8.0毫米的均匀厚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道部的所述均匀厚度小于第一接合表面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道部的所述均匀厚度为大致6毫米。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道部的所述内柱具有大致2.5至大致3.5毫米的厚度。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道部的所述外柱具有大致1.10至大致2.50毫米的厚度。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柱和外柱之间所限定的所述空腔具有大致1.5至大致7.0毫米的宽度。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道部和第二焊道部中的每一个具有大致2.0至大致4.0毫米的高度。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道部的所述内柱具有大致2.5毫米的厚度。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道部的所述外柱具有大致1.1毫米的厚度。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柱和外柱之间所限定的所述空腔具有大致1.0毫米的宽度。
1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道部的所述中心线偏离所述第一焊道部的所述中心线大致0.20至大致0.80毫米的距离。
1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道部的所述中心线偏离所述第一焊道部的所述中心线大致0.20毫米的距离。
15.一种用于将物品的第一主体部分和第二主体部分联接在一起的摩擦焊接接头,所述物品包括热塑性材料,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具有第一接合表面且第二主体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合表面平行的第二接合表面,所述摩擦焊接接头包括:
从所述第一接合表面沿中心线轴向地延伸的第一焊道部;以及
从所述第二接合表面沿中心线轴向地延伸的第二焊道部,用于与所述第一焊道部熔合以将所述物品的第一主体部分和第二主体部分联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第二焊道部具有内柱和外柱,所述外柱与所述内柱相间隔,在其间限定一空腔,用于容纳由所述第一焊道部和第二焊道部的熔合而引起的一定量的焊瘤;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焊道部的所述中心线偏离所述第二焊道部的所述中心线,用于减小由于作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和第二主体部分上的应力而作用于所述摩擦焊接接头上的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52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打印系统
- 下一篇:由纤维强化塑料制造用于固定轨道车辆的轨道的系统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