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膜方法、制膜体及色素增敏太阳能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5294.0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7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广瀬伸吾;江塚幸敏;明渡纯;功刀俊介;与口聪;中岛节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总合研究所;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9/20 | 分类号: | H01G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杨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 制膜体 色素 太阳能电池 | ||
1.一种制膜方法,其是制造无机物质的多孔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向基体材料喷射无机物质的微粒,使所述基体材料和所述微粒接合,同时使所述微粒彼此接合,由此在所述基体材料上成膜无机物质的多孔膜,
其中,
所述基体材料由树脂制成,并且是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于200℃的基体材料,
所述微粒由具有不同平均粒径的至少两种微粒、即小粒径粒子和大粒径粒子构成,
所述小粒径粒子的平均粒径r为1nm≤r<200nm,并且,所述大粒径粒子的平均粒径R为1μm≤R≤10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膜方法,其中,
相比于向所述基体材料喷射时所使用的微粒中的所述小粒径粒子和所述大粒径粒子的比例(小粒径粒子/大粒径粒子),多孔膜中的所述小粒径粒子和大粒径粒子的比例(小粒径粒子/大粒径粒子)增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膜方法,其中,
所述小粒径粒子的平均粒径r和所述大粒径粒子的平均粒径R的相对比(r/R)满足(1/1000)≤(r/R)≤(1/5)的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膜方法,其中,
向所述基体材料喷射时所使用的微粒中的所述小粒径粒子:所述大粒径粒子的混合比为0.1:99.9~99.9:0.1(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膜方法,其中,
向基体材料喷射所述无机物质的微粒的处理通过向所述基体材料喷射包含所述小粒径粒子和所述大粒径粒子的混合粒子来进行,并且,通过使所述大粒径粒子对喷射至所述基体材料的所述小粒径粒子进行碰撞,将所述小粒径粒子彼此接合而进行制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膜方法,其中,
所述无机物质为氧化物半导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膜方法,其中,
在常温下进行所述喷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膜方法,其中,
所述多孔膜为色素增敏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极用多孔膜。
9.一种制膜体,其是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膜方法而得到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膜体,其中,
所述多孔膜中的所述大粒径粒子的含有率为30%体积以下。
11.一种光电极,其具备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膜体。
12.一种色素增敏太阳能电池,其具备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膜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总合研究所;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总合研究所;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52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扣装置以及具有该脱扣装置的电线断路器
- 下一篇:线束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