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粉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5536.6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7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上野胜也;辻笃志;小川章夫;铃木泰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3/12 | 分类号: | C08J3/12;C08J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烯 共聚物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粉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以下也称为“ETFE”)在汽车零部件、农业用塑料大棚、建筑原材料等广泛的领域内使用。ETFE通常通过在作为聚合介质的含氟有机溶剂中将单体进行溶液聚合来制造。通过该方法,能得到ETFE的微粒悬浮在含氟有机溶剂中的粘度较高的浆料。然后,从浆料中回收未反应的单体、聚合介质等挥发性成分,得到ETFE的粉体(以下也称为“ETFE粉体”)。通过尽可能减少ETFE粉体中的挥发性成分的残留量,可抑制ETFE粉体的成形时的发泡,加工性提高。此外,通过从浆料中以高回收率回收挥发性成分来再利用,可降低成本。
作为从浆料中回收挥发性成分来制造ETFE粉体的方法,已知下述方法(1)和(2)。
(1)对将浆料用玻璃滤器过滤分离而得的ETFE加热,使挥发性成分挥发来将其回收,得到ETFE粉体的方法(专利文献1)。
(2)将浆料加入水中搅拌,在使浆料分散于水中的状态下加热,使挥发性成分挥发来将其回收,接着,进行水和ETFE的固液分离操作后,干燥,得到ETFE粉体的方法(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07705号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0/074039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方法(1)中,ETFE凝集而形成大的块,因此ETFE粉体的操作性不足,ETFE制品的原材料利用率下降。另一方面,方法(2)中,得到操作性比较良好的平均粒径为2mm左右的ETFE粉体。但是,存在回收挥发性成分后需要水和ETFE的固液分离操作、产生废水、由于挥发性成分溶解在废水中而导致其回收率有时会下降等问题,在经济性方面不利。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ETFE粉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能由ETFE分散于聚合介质而得的浆料简便地以低成本制造操作性和加工性优异的ETFE粉体。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用以下构成。
[1]ETFE粉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使用离心薄膜蒸发机由ETFE的微粒分散于含氟有机溶剂而得的浆料得到ETFE粉体的方法,所述离心薄膜蒸发机包括圆筒状的传热筒部、在转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并且在所述传热筒部内以所述搅拌叶片的前端掠过所述传热筒部的内壁面的方式旋转的旋转搅拌部、对所述传热筒部加热的加热部,
其中,所述含氟有机溶剂是选自全氟化碳、氢氟烃、氢氯氟烃和氢氟醚的至少一种;以超过0.1m/秒的供给线速度向所述传热筒部内供给所述浆料。
[2]上述[1]所述的ETFE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向所述传热筒部内的供给方向与该供给方向的延长线和所述传热筒部的内壁面的交点处的所述内壁面的切线方向所成的角度θ为30°以下。
[3]上述[1]或[2]所述的ETFE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中的所述微粒的浓度为1~15质量%。
[4]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ETFE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离心薄膜蒸发机取出的ETFE粉体中的所述含氟有机溶剂的含量为0.0001~50质量%。
[5]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ETFE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是将包含乙烯和四氟乙烯的单体进行溶液聚合而得的浆料。
[6]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ETFE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离心薄膜蒸发机取出的ETFE粉体的平均粒径为10~500μm。
[7]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ETFE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离心薄膜蒸发机取出的ETFE粉体的堆积密度为0.4~1.8g/mL。
[8]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ETFE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有机溶剂是CF3(CF2)nCF2H、CHClFCF2CF2Cl或它们的混合物,其中,n为4~18的整数。
[9]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ETFE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TFE中的基于乙烯的重复单元和基于四氟乙烯的重复单元的摩尔比为30/70~6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55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