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束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35684.8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8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市川秀弘;高松昌博;桥泽茂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吴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束 | ||
技术领域
总的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披露的线束包括三根高压电线和分别地收纳三根高压电线以进行保护的三个金属保护管。
高压电线连接安装在车辆前部处的电机和安装在车辆中部或后部处的逆变器。高压电线布设成从在车辆的中部或后部处的电池穿过位于车体框架外部的下地板到车辆前部处的电机。
布设成穿过车体的下地板的高压线可能被卵石击中或溅水。为了防止高压电线被卵石击中或溅水,将高压电线由金属保护管包围。金属保护管的每一个用来防止高压电线被卵石击中或溅水且利用金属保护管的刚性避免高压电线发生弯曲。此外,由于金属保护管由金属制成,所以金属保护管也用作电磁屏蔽。
如下制造线束:分别地将三根高压电线插入穿过直的金属保护管,然后沿着线束在车辆的下地板处的布设路径弯曲金属保护管。然后将以如上所述的方法制造的线束从线束制造厂运输到车辆制造装配工厂,从而完成布设工序。
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4-224156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这样的问题:当运输多个线束时,金属保护管之间和线束之间需要足够的空间以便防止金属保护管彼此进行接触并受到损坏或者变形。此外,另一个问题是由于金属保护管在三维空间上弯曲从而需要加工空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考虑使用柔性管体来代替金属保护管。然而,管体的使用具有以下的问题。
在使用柔性管体的情况下,管体在安装/对准和布设后难以保持所期望的形状。
此外,为了在车辆的预定位置处安装这样的柔性管体,例如,需要一个保护器。然而,保护器是用树脂成型的与线束的布设路径相一致的部件,所以对于每个车辆,保护器应当单独地设计/设置,通用性较低且产生高成本。
此外,对于保护器,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多次制造原型模具,因此保护器的设计和制造成本高且耗时。
此外,由于保护器的使用导致管体的安装部件要制造的更大,如果设置在车辆的下地板处,保护器接近于地面,会导致很多问题。
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作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该线束能将护套部件以所期望的形状保持。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问题,本发明提供具有如下特征(1)-(3)的线束。
(1)线束,包括:管状护套部件,该管状护套部件覆盖至少一个传导路径;以及至少一个路径保持部件,该路保持部件形成为与弯曲部相一致的平板状,所述弯曲部通过弯曲护套部件而形成,其中,束带围绕所述路径保持部件缠绕且所述路径保持部件沿所述弯曲部放置。
根据(1)的构造的线束,路径保持部件沿通过弯曲护套部件而形成的弯曲部放置,然后弯曲部缠绕束带,从而抑制弯曲护套部件的回复力,因此保持护套部件的弯曲形状。
(2)在(1)的线束中,所述路径保持部件具有比所述护套部件小的柔性。
根据(2)的构造的线束,更有效地抑制护套部件的回复力,使得护套部件维持弯曲形状。
(3)在(1)的线束中,所述路径保持部件在所述护套部件的直径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护套部件在直径方向上的宽度。
根据(3)的构造的线束,提高了束带相对于护套部件的粘附性,使得束带缠绕后,几乎不会发生路径保持部件和护套部件之间的位移。因此,确实地保持弯曲部的弯曲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束实例的示意图,所述线束布设在混合动力车辆中。
图2是示出线束从初始状态被弯曲后的外观透视图。
图3是示出路径保持部件沿弯曲后的线束弯曲部放置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A是示出在形成为路径保持部件前的平板的外观透视图,
图4B1是示出示例性的外部路径保持部件的外观透视图,
图4B2是示出示例性的内部路径保持部件的外观透视图,
图4C1是示出改良型的外部路径保持部件的外观透视图,
图4C2是示出改良型的内部路径保持部件的外观透视图。
图5是示出束带围绕弯曲部缠绕的线束的外观透视图。
图6A是示出波纹管弯曲前线束的纵向剖视图,
图6B是示出波纹管弯曲后束带围绕弯曲部缠绕的线束的的透视图,路径保持部件放置在弯曲部上。
图7是示出线束弯曲后路径保持部件沿弯曲部放置的线束的修改例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束带围绕弯曲部缠绕的线束的修改例的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56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枪保险复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槽式太阳能微小型区域供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