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触控屏幕面板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6213.9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7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崔亨培;柳盛进;朴纪垣;李雄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来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B41F1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张英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屏幕 面板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触控屏幕面板的装置和方法,并且更具体涉及能够由卷对卷法自动制造触控屏幕面板的用于制造触控屏幕面板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触控屏幕装置是指用于感应使用者在显示屏幕上的触控位置以执行对包括显示屏幕控制的电子设备的总体控制的输入装置。
触控屏幕装置包括电阻式、电容式、超声波式、光学(红外)传感器式、电磁式等。由于触控屏幕装置具有信号放大问题、分辨率差异及设计与处理技术的难度水平的差异根据各个类型而变化的特征,因此触控屏幕装置被分成多种类型以最大化优点及选择相应的类型。详细地说,除了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力学性能,mechanical property)、抗环境特性及压力特性之外,通过考虑耐用性、经济效能等进行其操作类型的选择。
通过以片状形式切割透明电极薄膜的状态下形成透明电极图案来制造触控屏幕面板。然而,由于通过以片状形式切割透明电极薄膜制造触控屏幕面板的方法是人工进行的,因此存在及其降低生产率的问题。当以片状形式人工切割透明电极薄膜以制造触控屏幕面板时,外来物质被引入触控屏幕面板的可能性很高,并因此存在错误率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提供用于制造触控屏幕面板的装置和方法,其能够通过自动制造触控屏幕面板来改善触控屏幕面板的生产率。
此外,本发明提供用于制造触控屏幕面板的装置和方法,其能够通过自动制造触控屏幕面板降低触控屏幕面板的错误率。
此外,本发明提供由将电极材料填入刻印图案中的方法形成电极图案的用于制造触控屏幕面板的装置和方法。
解决技术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用于通过在具有刻印图案的基板上形成电极图案来制造触控屏幕面板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滚筒(roll),基板反绕于其上;第二滚筒,具有电极图案的基板传送并反绕于其上;引导滚筒,其设置在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的基板的传送路径上,并配置为引导基板的传送;电极材料涂敷单元,其安装在基板的传送路径上并配置为将电极材料涂敷于基板上;以及电极材料扫刮单元(sweeping unit),其在基板的传送方向上安装于电极材料涂敷单元的后方,并配置为推动基板表面上的电极材料,并通过接触基板表面并向基板施加预设压力将被推动的电极材料填入刻印图案中。
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用于通过在具有刻印图案的基板上形成电极图案来制造触控屏幕面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基板从第一滚筒传送至第二滚筒;(b)通过电极材料涂敷单元将电极材料涂敷于被传送至第二滚筒的基板上;以及(c)在与基板的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通过电极材料扫刮单元在基板上涂敷有电极材料的基板表面上推动电极材料,并将被推动的电极材料填充于刻印图案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由于触控屏幕面板是由卷对卷法自动制造的,因此可连续制造触控屏幕面板,从而可以大大改善触控屏幕面板的生产率。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由于触控屏幕面板是由卷对卷法自动制造的,因此该触控屏幕面板的质量是一致的,从而可以大大降低错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通过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制造触控屏幕面板的方法制造的触控屏幕面板的实例的图。
图2是示出了通过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制造触控屏幕面板的方法制造的触控屏幕面板的实例的纵向截面图。
图3a及图3b是顺序示出在树脂层上形成刻印图案的方法的图,该树脂层层压于在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制造触控屏幕面板的方法中使用的基底薄片上。
图4是示出了具有各种形状以在树脂层形成刻印图案的模具的纵向截面形状及由相应模具形成的刻印图案的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制造触控屏幕面板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制造触控屏幕面板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7a至图7d分别是图6的部分A、B、C及D的放大图。
图8a至图8c是顺序示出由将银、银及碳黑从下部分顺序层压于刻印图案中形成电极图案的方法的图。
图9是示出因为第二支撑滚筒的直径不足够大,而在清洗部件与基板彼此接触的点处,基板未由第二支撑滚筒支撑的状态的图。
图10是示出在基板的传送方向连续设置两个或更多个清洗单元的状况下的另一实例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来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未来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62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