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块用电极构成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7206.0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8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神村宏达;山内雄一;西田隆平;永山智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利富高;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06 | 分类号: | H01M2/06;H01M2/10;H01M2/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块 用电 构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为构成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的蓄电系统的电池模块的一部分而构成该电池模块的电极的电极构成体的改进。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等的蓄电系统由多个电池模块构成。另外,各电池模块在壳体层叠状地容纳有形成为扁平的板状的蓄电体单元。在电池模块的壳体设有与内部的蓄电体单元电连接的电极,利用该电极与电池模块外的端子进行连接。这样的电池模块的电极在上述壳体上设于两个位置以上。
这样的电池模块中有在上述电极具备螺栓的电池模块。(参照专利文献1)螺栓通过形成于端子板的贯通孔而使其轴部向外部突出。在端子板的内表面加装有绝缘部件,螺栓的头部被该绝缘部件按压。端子板和绝缘部件通过铆接固定。(专利文献1的图3)该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上述绝缘部件与移动限制部件组合,在上述端子板作用有外力的情况下,从端子板向螺栓、从螺栓向绝缘部件、进一步向绝缘部件和移动限制部件传递力,从而在这样的外力的作用时容易产生松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94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点在于,能够更加容易且适当地组合构成这种电极构成体的通电部件和绝缘部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本发明中,电池模块用电极构成体是构成在壳体中纳容蓄电体单元而成的电池模块的电极的电极构成体,其具备:
通电部件,其具备与蓄电体单元电连接的内部连接部、和向上述壳体的外部露出的外部连接部;
紧固部件,其从壳体的内侧通过形成于该通电部件的外部连接部的通孔而使一部分向壳体的外部突出,并且利用该突出的一部分来对电连接多个电池模块的电极彼此的部件进行紧固;以及
绝缘部件,其位于该紧固部件与蓄电体单元之间,
在外部连接部上形成有向壳体的内侧延伸且在之间收纳上述绝缘部件的一对夹持部,并且,
在该夹持部和上述绝缘部件上分别形成有随着上述收纳而相互卡合的卡合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一,通过在上述夹持部间收纳绝缘部件,能够利用卡合来使通电部件和绝缘部件一体化,第二,通过像这样与通电部件一体化的绝缘部件能够使紧固部件在构成电池模块的壳体内不移动,由此能够提高利用这样的紧固部件进行紧固的可靠性。另外,本发明中,通电部件与一个绝缘部件为一体,从而在对通电部件作用有外力的情况下,与专利文献1的装置相比,在这样的外力的作用时难以产生松动。
上述电极构成体的外部连接部侧在使电池模块的内外连通的方孔状的连通部插通,并且,在上述绝缘部件上形成有外角部,该外角部在向该连通部进行上述插通时,分别收纳到对应的该连通部的内角部的内侧而分别与该内角部抵接也可以。这样的情况下,能够由上述连通部的内角部和绝缘部件的外角部来承受上述紧固时产生的扭矩。
即,根据本发明,相对于紧固电连接多个电池模块的电极彼此的部件的通电部件,能够容易且适当地对配置于该通电部件与蓄电体单元之间的绝缘部件进行组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使电池模块以及多个电池模块彼此电连接的部件的立体构成图。
图2是以分离的状态表示构成电池模块的罩体和电极构成体的立体图。
图3是电极构成体的俯视图。
图4是电极构成体的侧视图。
图5是电极构成体的仰视图。
图6是电极构成体的主视图。
图7是成为电池模块的一部分的状态下的电极构成体的剖视图。
图8是电极构成体的剖视图。
图9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通电部件侧和绝缘部件分离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10是通电部件侧和绝缘部件分离的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11是通电部件侧和绝缘部件分离的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
图12是通电部件侧和绝缘部件分离的状态下的横向剖视图。
图13是绝缘部件的主视图。
图14是绝缘部件的后视图。
图15是表示电极构成体的其它构成例的分解立体构成图。
图16是表示图15的构成例的组合状态的主要部分剖面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利富高;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利富高;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7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铸有冷却水套的多缸发动机气缸盖
- 下一篇:全球导航卫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