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无线电网络中分布L2基带处理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37399.X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7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铮;J.E.J.伯格伦德;J.M.斯波拉;M.E.拉米雷兹蒙塔沃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8 | 分类号: | H04W88/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蒋骏;刘春元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电 网络 分布 l2 基带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射频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移动通信栈。
背景技术
本部分意图对在权利要求中所叙述的本发明提供背景或情境。本文中的描述可以包括这样的概念,其可被推行,但不一定是已经先前设想、实现或描述的概念。因此,除非在本文中另有指示,否在在本部分中描述的内容不是对于本申请中描述和权利要求的现有技术,并且不因包括在本部分中而被承认为是现有技术。
如下定义在本说明书和/或附图中可以找到的以下缩写:
ACK/NACK确认/否认
AFE模拟前端
ARQ自动重发请求
AM已确认模式
BB 基带
BTS 基站收发台
CoMP 协调多点
CPRI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
C-RAN云RAN
DFE 数字前端
DL 下行链路(从基站到用户设备)
DPD 数字预失真
eNBEUTRAN节点B(演进节点B /基站)
EPC演进分组核心
EUTRAN演进通用陆地接入网
FDD 频分双工
HARQ 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
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
HW硬件
IPsec互联网协议安全
IT信息技术
L1层1(物理层)
L2层2(数据链路层)
L3层3(网络层)
LTE长期演进
MAC媒体接入控制
NAS 非接入层
OBSAI 开放式基站架构发起组织
PDCCH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CP 分组数据会聚协议
PDU协议数据单元
PDSCH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oC 概念验证
PUCCH分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PUSCH分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RAN无线电接入网
RF射频
RLC 无线电链路控制
ROHC鲁棒报头压缩
RRC无线电资源控制
SAP 服务接入点
SCH同步信道
SDU服务数据单元
SON 自组织网络
SRIO 串行快速输入输出
SW 软件
UL上行链路(从用户设备到基站)
UM 未确认模式
UMTS 通用移动电信系统
WLAN无线局域网。
一种现代通信系统被称为演进UTRAN(E-UTRAN,也指的是UTRAN-LTE或E-UTRA)。图1再现了3GPP TS 36.300 (V10.3.0(2011-03),Rel-10)的图4—1并示出了EUTRAN系统的总体架构。E-UTRAN系统包括eNB,其提供朝向UE的E-UTRAN用户平面(PDCP/RLC/MAC/PHY)和控制平面(RRC)协议终结(protocol termination)。eNB借助于X2接口彼此互连。eNB还借助于S1接口被连接到EPC,更具体地借助于S1 MME接口被连接到MME并借助于S1接口(MME/S-GW)被连接到S-GW。S1接口支持MME/S-GW/UPE和eNB之间的多对多关系。在此系统中,DL接入技术是OFDMA,并且UL接入技术是SC-FDMA。图1中所示的EUTRAN系统是其中可能使用当前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系统。
在本文中尤其感兴趣的是目标朝向未来IMT-A系统的3GPP LTE的进一步版本(例如,LTE Rel-10、LTE Rel-11),为了方便起见,其在本文中简称为高级LTE(LTE-A)。在Rel-10中指定了LTE-A(参见例如3GPP TS 36.300 v10.3.0(2011-03)),并在Rel-11中被进一步增强。在这方面,还可以对以下做出参考:3GPP TR 36.913 V9.0.0 (2009-12)技术报告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络;对用于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的进一步增进(高级LTE)(版本9)的要求。还可以对以下做出参考:3GPP TR 36.912 V9.3.0 (2010-06)技术报告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络;用于E-UTRA的进一步增进(高级LTE)(版本9)的可行性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基亚通信公司,未经诺基亚通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73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