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制品及布料的缝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8443.9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2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鸟越典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GOTALIO;YK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5B1/12 | 分类号: | D05B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制 布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布料端缘彼此缝合起来而制成的缝制品及其缝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将布料端缘彼此缝合起来的布料的缝制方法,公知有一种使用4针或5针的平缝缝纫机(Flat seamer machine)用6根纱线缝合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采用该平缝缝纫机进行的缝合方法,通过将布料端缘彼此以对接的状态缝合,能够减少缝合部的凹凸,而且,通过用6根纱线将布料端缘彼此缝合起来,能够确保缝合部的强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97783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采用平缝缝纫机缝制布料的方法中,通过用6根纱线将布料端缘彼此缝合起来,因纱线有一定的粗细,会导致缝合部的厚度增大,而且会使缝合部的宽度较宽,因而缝合部会很显眼。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减小缝合部的凹凸并且使缝合部不显眼、且确保缝合部的强度的、使布料端缘彼此缝合起来的缝制品及其缝制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缝制品是将一个布料端缘和另一个布料端缘以对接的状态缝合起来的缝制品,该缝制品的特征在于,利用一根底线和与该一根底线交织而形成多列锯齿状的针迹的多根面线,将上述一个布料端缘和上述另一个布料端缘缝合起来。
上述缝制品也可以是,由两根上述面线形成两列锯齿状的针迹,利用上述两根面线中的一根面线和上述底线对上述一个布料端缘进行锁缝,利用上述两根面线中的另一根面线和上述底线对上述另一个布料端缘进行锁缝。
上述缝制品也可以是,由三根上述面线形成三列锯齿状的针迹,上述三根面线中的一根面线交替地缝在上述一个布料端缘和上述另一个布料端缘上,上述三根面线中的另外两根夹着上述一根面线而在该面线两侧缝在上述一个布料端缘或者上述另一个布料端缘上。
此外,本发明的布料的缝制方法是将一个布料端缘和另一个布料端缘以对接的状态缝合起来的方法,该布料的缝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将多根面线以上述多根面线形成多列锯齿状的针迹的方式与一根底线交织,将上述一个布料端缘和上述另一个布料端缘缝合起来。
上述布料的缝制方法也可以是,使用包括垂直旋梭和沿与布料的送料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配置且在该方向上摆动的多根缝针的缝纫机将上述一个布料端缘和上述另一个布料端缘缝合起来。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减小缝合部的凹凸并且使缝合部不显眼、且能够确保缝合部的强度的、使布料端缘彼此缝合起来的缝制品及其缝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缝制品的一个面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缝制品的另一个面的平面图。
图3是缝合部的缝型的立体图。
图4是图1中的4-4剖视图。
图5是表示布料缝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立面图。
图6是表示布料的缝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缝合部的强度的试验结果的表。
图8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缝制品的一个面的平面图。
图9是表示缝制品的另一个面的平面图。
图10是缝合部的缝型的立体图。
图11是图8中的11-11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缝制品10的一个面的平面图,图2是表示缝制品10的另一个面的平面图。如这两幅图所示,缝制品10是通过将布料12的端部(以下称作布料端缘)12A和布料14的端部(以下称作布料端缘)14A对接以平坦的状态缝合而缝制成的缝制品。布料12、14是毛毡布料、针织品、羊毛针织压缩品、平针织物等,缝制品10是内衣、外衣等衣服。
布料端缘12A、14A的缝合使用两根面线16、18和一根底线20。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缝制品10中的面线16、18成为针迹暴露出来的面称作正面,将缝制品10中的底线20成为针迹暴露出来的面称作反面。
两根面线16、18夹着布料端缘12A、14A对接的边界线L并列,面线16在布料端缘12A的正面侧形成锯齿状的针迹,面线18在布料端缘14A的正面侧形成锯齿状的针迹。面线16、18在其折回点16A、16B、18A、18B处与底线20交织而形成结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GOTALIO;YKK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GOTALIO;YK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84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式VOC分解复合净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被动引导式除尘吸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