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导电性物质、使用了该锂离子导电性物质的锂离子导电性固体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电极保护层、及该锂离子导电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9321.1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8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滨本孝一;藤代芳伸;D·V·玛特维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总合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B1/06 | 分类号: | H01B1/06;C01B25/45;C01B33/32;H01B13/00;H01M4/13;H01M10/056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冯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导电性 物质 使用 固体 电解质 锂离子电池 电极 保护层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导电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含有在由Li1+x+yAlxTi2-xSiyP3-yO12(0≤x≤1、0≤y≤1)所表示的复合氧化物中掺杂选自Zr、Hf、Y、Sm的至少一种元素的化合物。
2.一种锂离子导电性固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导电性物质。
3.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极保护层,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导电性物质。
4.一种锂离子导电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所述锂离子导电性物质的特征在于,含有在由Li1+x+yAlxTi2-xSiyP3-yO12(0≤x≤1、0≤y≤1)所表示的复合氧化物中掺杂选自Zr、Hf、Y、Sm的至少一种元素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导电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a)、(b)步骤:
(a)将含有Li成分、Al成分、Ti成分、Si成分、P成分,并且是用氧化物换算按以下组成比
Li2O:大于等于15mol%且小于等于30mol%
Al2O3:大于等于1mol%且小于等于10mol%
TiO2:大于等于30mol%且小于等于45mol%
SiO2:大于等于1mol%且小于等于10mol%
P2O5:大于等于22mol%且小于等于40mol%
来含有各成分的无机物质成型为片状的步骤;以及
(b)将由(a)步骤得到的片状的成型体夹在含有选自Zr、Hf、Y、Sm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材料中进行烧结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导电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a)步骤中,在成型为片状之前,在所述无机物质中添加选自Zr、Hf、Y、Sm的至少一种单质或其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锂离子导电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无机物质中的Al成分和/或Si成分的含量包含得比由Li1+x+yAlxTi2-xSiyP3-yO12(0≤x≤1、0≤y≤1)所表示的复合氧化物的计量组成比更多,
通过在所述(b)步骤中烧结所述片状的成型体而得到的烧结体,具有至少在其表面上分散了SiO2和/或AlPO4粒子的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导电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锂离子导电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A)、(B)步骤,所述(A)、(B)步骤是在所述(a)步骤之前制造用于所述(a)步骤的所述无机物质:
(A)将包含含Li化合物、含Al化合物、含Ti化合物、含Si化合物、含P化合物的原料混合物加热至铵盐的分解起始温度以上后、冷却至室温、将生成物粉碎的步骤,其中,构成所述原料混合物的化合物的至少一个是碳酸盐,并且至少一个是铵盐,所述原料混合物用氧化物换算按以下组成比
Li2O:大于等于15mol%且小于等于30mol%
Al2O3:大于等于1mol%且小于等于10mol%
TiO2:大于等于30mol%且小于等于45mol%
SiO2:大于等于1mol%且小于等于10mol%
P2O5:大于等于22mol%且小于等于40mol%
来含有各化合物;以及
(B)将由(A)步骤得到的粉碎物加热至碳酸盐的分解起始温度以上后、冷却至室温、将其粉碎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总合研究所,未经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总合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93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机械智能应急装置
- 下一篇:基于RTDS动模试验系统的光电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