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酯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1133.2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1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松尾宪忠;上川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D233/78 | 分类号: | C07D233/78;C07D249/12;A01N5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新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酯化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酯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已经合成了多种化合物以防治害虫(参见《制药研究和发展第二系列(The Second series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第18卷,《农用化学品发展III(Development of agrochemicals III)》,第493页,Hirokawa Shoten,1993)。
例如,JP-A-60-16962中描述了特定酯化合物。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出色的害虫防治效果的新化合物。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且发现由如下所示的式(1)表示的酯化合物具有出色的害虫防治效果,并且得到本发明。
换言之,本发明涉及以下发明:
[1]一种由式(1)表示的酯化合物:
其中
Q表示N(CH2C≡CH)-CH2-C*(=O)或N(CH2C≡CH)-C(CH3)=N*(此处,*表示与邻接羰基的N原子的结合位置);
R3表示C1-C4烷基;且
环丙烷环的1-位上的取代基与环丙烷环的3-位上的取代基之间的相对构型是反式构型,
(在下文中,称为本发明的化合物);
[1-2]根据[1]所述的酯化合物,其中,R3表示C1-C3烷基;
[2]根据[1]或[1-2]所述的酯化合物,其中,Q表示N(CH2C≡CH)-CH2-C*(=O);
[3]根据[1]或[1-2]所述的酯化合物,其中,Q表示N(CH2C≡CH)-C(CH3)=N*;
[4]根据[1]-[3]中任一项或[1-2]所述的酯化合物,其中在式(1)中,所述环丙烷环的1-位上的绝对构型是R构型;
[5]根据[1]-[4]中任一项或[1-2]所述的酯化合物,其中在式(1)中,环丙烷环的3-位上的取代基上存在的双键处于E构型或者处于E构型和Z构型的混合构型,且所述E构型的比例为50%以上;
[6]根据[1]-[5]中任一项或[1-2]所述的酯化合物,其中在式(1)中,环丙烷环的3-位上的取代基上存在的双键处于E构型;
[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酯化合物,其中在式(1)中,R3表示甲基;
[8]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酯化合物,其中在式(1)中,R3表示乙基;
[9]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酯化合物,其中在式(1)中,R3表示异丙基;
[10]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酯化合物,其中在式(1)中,R3表示叔丁基;
[11]一种害虫防治剂,所述害虫防治剂包含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或[1-2]所述的酯化合物和惰性载体;
[12]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有效量的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或[1-2]所述的酯化合物施加至害虫或害虫栖息场所的步骤;
[13]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有效量的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或[1-2]所述的酯化合物施加至蟑螂或蟑螂栖息场所的步骤;
[14]根据[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蟑螂是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15]根据[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蟑螂是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
[16]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有效量的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或[1-2]所述的酯化合物喷施至蟑螂或蟑螂栖息场所的步骤;
[17]根据[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蟑螂是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1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