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驱动电路、逆变器装置以及动力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1766.3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2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前川佐理;吹拔茂;熊谷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H11/00 | 分类号: | H02H11/00;H02H7/085;H02H7/122;B62D5/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冰冰;黄剑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驱动 电路 逆变器 装置 以及 动力 转向 | ||
1.一种开关驱动电路,为了使将两个N沟道型半导体开关元件(6a、6b)反向串联连接而构成的开关电路(5)开闭以使得直流电源(4)与逆变器电路(1)之间实现电开闭,而使基准电位点与上述逆变器电路共用并向上述开关电路输出开闭控制信号,所述开关驱动电路(38)的特征在于,
在驱动用电源与上述基准电位点之间,具有串联连接两个半导体开关元件(10、11)的半桥式电路,
在上述两个半导体开关元件(10、11)上,分别并联连接有保护用二极管(13、14),
所述开关驱动电路(38)具备:电流阻止用二极管(39、42、43),用于在上述直流电源(4)相对上述逆变器电路(1)反极性连接的情况下,阻止欲从上述基准电位点经由自身向上述开关电路(5)侧流出的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其中,上述电流阻止用二极管(42、43)分别连接在上述半桥式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子与基准电位侧的半导体开关元件(11)之间、以及上述半桥式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子与保护用二极管(14)之间,该保护用二极管(14)与上述半导体开关元件(11)并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其中,上述电流阻止用二极管(42、43)分别连接在上述基准电位侧的半导体开关元件(11)与上述基准电位点之间、以及保护用二极管(14)与上述基准电位点之间,该保护用二极管(14)与上述半导体开关元件并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其中,上述电流阻止用二极管(39)在连接上述基准电位侧的半导体开关元件(11)及与上述半导体开关元件(11)并联连接的保护用二极管(14)与上述基准电位点的布线间,仅连接有一个。
5.一种逆变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逆变器电路(1),提供直流电源(4);
开关电路(5),使上述直流电源(4)与上述逆变器电路(1)之间电开闭;以及
开关驱动电路(38),使基准电位点与上述逆变器电路(1)共用,输出控制上述开关电路(5)开闭的信号,
上述开关电路(5)是反向串联连接两个N沟道型半导体开关元件(6a、6b)而构成的,
上述开关驱动电路(38)在驱动用电源与上述基准电位点之间,具有串联连接两个半导体开关元件(10、11)的半桥式电路,在上述两个半导体开关元件(10、11)上,分别并联连接有保护用二极管(13、14),
所述逆变器装置具备:电流阻止用二极管(39、42、43),用于在上述直流电源(4)相对上述逆变器电路(1)反极性连接的情况下,阻止欲从上述基准电位点经由自身向上述开关电路(5)侧流出的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装置,其中,上述电流阻止用二极管(42、43)分别连接在上述半桥式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子与基准电位侧的半导体开关元件(11)之间、以及上述半桥式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子与保护用二极管(14)之间,该保护用二极管(14)与上述半导体开关元件(11)并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装置,其中,上述电流阻止用二极管(42、43)分别连接在上述基准电位侧的半导体开关元件(11)与上述基准电位点之间、以及保护用二极管(14)与上述基准电位点之间,该保护用二极管(14)与上述半导体开关元件(11)并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装置,其中,上述电流阻止用二极管(39)在连接上述基准电位侧的半导体开关元件(11)及与上述半导体开关元件(11)并联连接的保护用二极管(14)与上述基准电位点的布线间,仅连接有一个。
9.一种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动机(3),使辅助车辆的转向器(21)的操舵力的辅助操舵力产生;以及
控制该电动机的权利要求5至8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逆变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东芝;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17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滤茶叶茶壶盖
- 下一篇:一种陶瓷表面仿真自然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