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烃类聚合用固体催化剂成分、烯烃类聚合用催化剂及烯烃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2713.3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4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菅野利彦;鱼住俊也;中村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邦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4/654 | 分类号: | C08F4/654;C08F4/658;C08F10/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崔香丹;洪燕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类聚 合用 固体 催化剂 成分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高度保持聚合活性和立构规整性的同时能够以高收率获得具有适度分子量分布的烯烃类聚合物的烯烃类聚合用固体催化剂成分、烯烃类聚合用催化剂及烯烃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丙烯等烯烃类的聚合中,已知有作为必要成分含有镁、钛、电子给体化合物和卤素的固体催化剂成分。另外,大量提出了在由该固体催化剂成分、有机铝化合物和有机硅化合物构成的烯烃类聚合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烯烃类进行聚合或共聚的聚合方法。
例如,在日本特开昭57-6331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有如下记载:在使用负载有特定的电子给体的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作为助催化剂成分的有机铝化合物、以及具有至少一个Si-OR(式中、R为烃基)的硅化合物时,表现出优良的聚合活性和立体定向性。
作为上述特定的电子供与性成分,分别在日本特开昭58-83006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邻苯二甲酸酯的使用,在日本特开昭60-130607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溶纤剂酯(cellosolve ester)的使用。
但是,对负载这些电子给体的固体催化剂成分而言,在聚合活性和立构规整性两方面均有改善的余地。另一方面,作为其它的尝试,分别在日本特表2005-539108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使用了丁二酸酯的固体催化剂成分、在国际公开2006/077945号公报(专利文献5)中公开有使用了具有与丁二酸酯相似结构的环状酯的固体催化剂成分。并显示出从这些固体催化剂成分能够获得分子量分布宽的烯烃类聚合物。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5-187550号公报(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作为内部电子给体或外部电子给体使用1,3-二醚的技术,并显示出从这种催化体系能够获得分子量分布窄的烯烃类聚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7-633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8-8300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0-13060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2005-539108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2006/07794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5-1875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作为用于烯烃的立构规整性聚合的催化剂,需要活性、立构规整性、分子量分布、活性的持续性、MFR控制性(氢响应性)、堆积密度等各种聚合性能,根据其用途不同而在所需性能上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有特征不同的各种固体催化剂成分以及催化剂。当使用如上所述现有技术的固体催化剂成分时,具有如下问题:活性或立构规整性不足,或者,一部分固体催化剂成分只能制造分子量分布窄的聚合物或是只能制造分子量分布宽的聚合物,难以将所获得的烯烃类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等。作为通常使用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例如,要求将其以Mw/Mn值控制在4~6左右之间。在该范围中的其它性能优良、即显示出某种程度以上的结晶性以及某种程度以上的高聚合活性的固体催化剂成分,被认为是实用性最高的。
因此,为了应对上述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获得不损害成型性的适度的Mw/Mn值的分子量分布和高立构规整性的烯烃类聚合物的高聚合活性的新型烯烃类聚合用固体催化剂成分、烯烃类聚合用催化剂以及对其加以使用的烯烃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解决课题的方法
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本发明人等进行了精心研究,结果发现,将含有钛、镁、卤素、以及特定的具有醚基和碳酸酯基的化合物的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作为必要组成要素的烯烃类聚合催化剂,具有高立构规整性以及高聚合活性,并且在分子量分布方面通过含有上述化合物的取代基的立体结构而能够控制在以Mw/Mn值表示为4~6左右之间,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烯烃类聚合用固体催化剂成分,其特征在于,包含钛、镁、卤素和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邦钛株式会社,未经东邦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27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半导体功率模块
- 下一篇:一种治疗毒热炽盛型局限性硬皮病的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