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3903.7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7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新津新平;小野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C08G73/10;C08L7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取向 液晶显示 元件 | ||
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含有下述特定聚合物(A)和特定聚合物(B)。特定聚合物(A):使含有二环[3,3,0]辛烷‑2,4,6,8‑四羧酸二酐的四羧酸二酐成分和含有以4,4’‑二氨基二苯胺、3,6‑二氨基咔唑为代表的二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的二胺成分反应而得的聚酰胺酸。特定聚合物(B):具有下式(7)表示的结构单元的聚酰亚胺前体。式(7)中,R表示氢原子或烷基,Y表示4价有机基团,X表示2价有机基团,且X的10~100摩尔%是结构中具有式(8)~(10)中的任一种的2价有机基团或对亚苯基。式(8)中,m1为2~18的整数。式(9)中,苯环上的任意的氢原子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伯氨基以外的1价有机基团取代,m2为1~8的整数。式(10)中,苯环上的任意的氢原子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伯氨基以外的1价有机基团取代,m3为1~4的整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形成液晶取向膜时使用的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以及利用其的液晶显示元件。
背景技术
现在,液晶显示元件作为显示器件被广泛使用。作为液晶显示元件的构成部件的液晶取向膜是使液晶均匀排列的膜,液晶取向性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引起被称为显示不均及余像的显示不良。显示不良的发生有时与液晶中的离子性杂质有关,作为减少该杂质的方法,提出了如专利文献1的方案。
此外,在液晶取向膜中,通常实施用布擦拭高分子膜表面的称为摩擦的取向处理。但是,如果液晶取向膜的耐摩擦性不足够,则导致膜被刮擦而产生伤痕及粉尘,或膜本身剥离,使液晶显示元件的显示品质降低。因此,要求液晶取向膜具有较高的耐摩擦性,提出了如专利文献2~5所示的技术方案。
还有,为了获得高显示品质的液晶显示元件,显示高亮度也很重要。因此,还要求液晶取向膜具有高透射率。
另一方面,如果液晶取向膜的体积电阻率高,则存在蓄积电荷难以衰减、余像的消去花费时间等问题。作为缩短余像消去时间的方法,提出了如专利文献6那样的使用体积电阻率低的取向膜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3237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7-12076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9-14610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8-9029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平9-258229号公报
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第2004/053583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近年来,在液晶显示元件的高品质化的发展过程中,有使用强大的背光源的倾向。因此,不仅液晶取向膜的体积电阻率低这一点很重要,而且不会因为光而导致体积电阻率发生变化这一点也很重要。例如,液晶显示元件内的液晶取向膜中,由于布线及黑底等的存在,有时会存在与其它部分相比光更加难以照射到的部分。如果液晶取向膜的体积电阻率因为光而发生变化,则元件整体无法显示出均匀的余像特性,导致人们观测到被称为余像及显示不均的显示不良。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实而完成的发明,其提供一种能得到液晶取向性、耐摩擦性、电压保持特性及电荷蓄积特性优异、离子性杂质量少、透射率高、且由光导致的体积电阻率的变化小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以及不易发生显示不良、对比度的降低、显示的烧屏等的液晶显示元件。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进行了认真研究,结果发现,利用含有特定聚合物(A)和特定聚合物(B)的液晶取向剂,能达到上述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39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