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湿用模块及调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43919.8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7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尚利;池上周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6/02;F24F13/30;F28D1/04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湿用 模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液体吸收剂对空气的湿度进行调节的调湿用模块以及包括该调湿用模块的调湿装置。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包括氯化锂水溶液等液体吸收剂和不让液体吸收剂透过仅让水蒸气透过的透湿膜的调湿装置为众人所知。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调湿装置具有供液体吸收剂循环的循环路径和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的第〔0031〕~〔0033〕段和图8)。该调湿装置包括除湿部和再生部。在除湿部,由透湿膜13将设置有风扇11的除湿侧空气通路与液体吸收剂的通路隔开。另一方面,在再生部,由透湿膜13将设置有风扇10的再生侧空气通路与液体吸收剂的通路隔开。在该调湿装置中,制冷装置的冷凝器18布置在液体吸收剂从除湿部流向再生部的通路中,制冷装置的蒸发器20布置在液体吸收剂从再生部流向除湿部的通路中。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调湿装置中,液体吸收剂在除湿部和再生部之间循环。在除湿部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的液体吸收剂在冷凝器18被加热后流入再生部。在再生部,液体吸收剂将水蒸气释放给空气。从再生部流出的液体吸收剂在蒸发器20中被冷却后流入除湿部,再次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利用透湿性薄片10和液体吸收剂将空气除湿的调湿部件7(参照专利文献2中的第〔0034〕段、第〔0035〕段、第〔0042〕段、第〔0051〕段以及图1~5)。该调湿部件7包括透湿性部件5和热源体6。在透湿性部件5中,多孔部件12封入在将透湿性薄片10设置在它的一个面上,将金属制薄片11设置在它的另一个面上的袋子里。热源体6包括供制冷剂流动的管道15和与管道15接合的平板状翅片部件16。在调湿部件7中,透湿性部件5的金属制薄片11与热源体6的翅片部件16相接合。
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调湿部件7中,如果让液体吸收剂渗透到多孔部件12中,已透过透湿性薄片10的水蒸气就会被液体吸收剂吸收。其结果是,在透湿性薄片10外侧流动的空气被除湿。此时,多孔部件12所保存的液体吸收剂被在管道15中流动的制冷剂冷却。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使用了透湿膜的蒸发冷却器。在该蒸发冷却器中,流入空气的通路、液体干燥剂(液体吸收剂)的通路、冷却剂(水)的通路以及排出空气的通路依次层叠。流入空气的通路和液体干燥剂的通路被透湿膜112隔开,冷却剂的通路和排出空气的通路被透湿膜118隔开。液体干燥剂的通路和冷却剂的通路被不透过水蒸气的隔离壁114隔开。流入空气被液体干燥剂除湿。冷却剂即水的一部分蒸发而释放给排出空气,其温度下降。而且,在液体干燥剂和冷却剂之间进行热交换。
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包括沸石等吸附剂和制冷装置的调湿装置。在该调湿装置所包括的吸附组件4中,制冷剂管21布置在填充有吸附剂23的网状容器22中,吸附剂23被在制冷剂管21中流动的制冷剂加热或者冷却(参照对比文件4中的第〔0029〕段、第〔0030〕段和图3)。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05-1466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3-232546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表2011-51124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08-1896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调湿装置中,事先被制冷剂加热或者冷却的液体吸收剂经透湿膜与空气之间进行水分的吸收和释放。另一方面,在水蒸气被液体吸收剂吸收的过程中产生吸收热。在液体吸收剂被再生的过程中,液体即水从液体吸收剂中夺热而气化。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调湿装置中,在水蒸气被液体吸收剂吸收的过程中液体吸收剂的温度逐渐上升,水蒸气逐渐地难以被液体吸收剂吸收。而且,在该调湿装置中,在从液体吸收剂中释放水蒸气的过程中,液体吸收剂的温度逐渐下降,水蒸气逐渐地难以从液体吸收剂释放出来。因此,要想在现有的事先被加热或者冷却的液体吸收剂经透湿膜与空气之间进行水分的吸收和释放的调湿装置中得到足够的调湿性能,就会存在包括透湿膜的除湿部、再生部大型化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39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