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轭二烯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4288.1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6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坂东文明;奥野晋吾;早野重孝;泽本光男;大内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36/04 | 分类号: | C08F36/04;C07F9/50;C07F15/00;C07F19/00;C08F4/8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庞立志;孟慧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轭 聚合物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 共轭二烯聚合物,其为至少具有共轭二烯单体单元的共轭二烯聚合物,其中,聚苯乙烯换算的数均分子量(Mn)为1000以上且1000000以下,重均分子量(Mw)相对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为不足2.0,且聚合物链末端具有卤素原子。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轭二烯聚合物,其中,作为聚合物链末端基团,具有至少1种选自下述式(1)所示的基团、下述式(2)所示的基团和下述式(3)所示的基团中的基团,
[化1]
式(1)中,X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R1、R2、R3和R4各自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10的烃基、或卤素原子;
[化2]
式(2)中,X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R5、R6、R7和R8各自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10的烃基、或卤素原子;
[化3]
式(3)中,X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R9为芳基、氰基、式(4)所示的酯基、式(5)所示的酰胺基、或卤素原子,R10为氢原子或甲基;
[化4]
式(4)中,Y1为氢原子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10的有机基团;
[化5]
式(5)中,Y2和Y3各自为氢原子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10的有机基团,且可以相互相同或不同。
3.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共轭二烯聚合物,其中,全部聚合物链中的10%以上是聚合物链末端具有卤素原子的链。
4. 共轭二烯聚合物制造方法,其是制造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共轭二烯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包含式(6)所示的卤代环戊二烯基三有机膦η2-烯烃钌络合物与有机卤化物的聚合引发剂,对至少含有共轭二烯的单体进行活性自由基聚合,
[化6]
式(6)中,R11、R12、R13和R14各自为氢原子、氰基、式(7)所示的羰基、式(8)所示的酯基、式(9)所示的酰胺基、硝基或卤素原子,其中,R11、R12、R13和R14中的至少1者不为氢原子,R15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R16、R17和R18各自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10的有机基团,且它们可以为相互相同的基团或不同的基团,L为可具有取代基的环戊二烯基环;
[化7]
式(7)中,Y4为氢原子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10的烃基;
[化8]
式(8)中,Y5为氢原子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10的有机基团;
[化9]
式(9)中,Y6和Y7各自为氢原子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10的烃基。
5. 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轭二烯聚合物制造方法,其中,式(10)所示的式(6)的络合物的配体是能够与共轭二烯单体共聚的吸电子性烯烃,
[化10]
式(10)中,R11、R12、R13和R14与式(6)中的相同。
6. 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共轭二烯聚合物制造方法,其中,在聚合溶剂中,在式(6)所示的卤代环戊二烯基三有机膦η2-烯烃钌络合物中添加至少含有共轭二烯单体的单体和有机卤化物,进行聚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未经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42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恒温恒湿养护箱用雾状喷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