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感应加热的开关电路容器的感应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4628.0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8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B·L·克罗西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TSI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02 | 分类号: | H05B6/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欣 |
地址: | 美国堪***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感应 加热 开关电路 容器 系统 | ||
1.一种感应可加热制品,包括:
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本体,并呈现出底部和从所述底部向上延伸的侧壁结构;以及
固定至所述本体的至少一个感应可加热基座线圈,且用于在交变磁场的影响下在线圈内生成焦耳加热来藉此加热所述本体,
基座线圈,具有各自毗邻所述本体的不同部分的多个区,并能够在所述交变磁场影响下的向所述本体的所述不同部分提供各自、不同等级的焦耳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可加热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加热食物的平底锅,具有底壁和从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结构,所述底壁和侧壁结构的内表面共同限定了食物容纳腔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可加热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线圈区各自包括多个导电迹线,可用于在所述交变磁场的影响下在其中生成焦耳加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可加热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区的所述迹线,通过每单位时间在其中生成不同大小的焦耳加热所得能量和/或通过在不同时间段上在其中生成焦耳加热,可用于提供不同等级的焦耳加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可加热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线圈的一个区的迹线的截面积与另一个所述区的迹线不同,藉此,所述一个区的迹线每单位时间生成与所述其他区的迹线相比不同大小的焦耳加热所得能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可加热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基座线圈区的迹线的宽度大于所述其他基座线圈区的迹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可加热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基座线圈区的迹线的高度大于所述其他基座线圈区的迹线。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可加热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线圈的一个区的迹线的电阻率与另一个所述区的迹线的电阻率不同,藉此,所述一个区的迹线每单位时间生成与所述其他区的迹线相比不同大小的焦耳加热所得能量。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可加热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基座线圈耦合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可操作热开关,与其中在另一个所述区内生成焦耳加热期间的时间段比较,所述开关可用于改变其中在一个所述区内生成焦耳加热期间的时间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感应可加热制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基座线圈达到预定温度时,所述热开关可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感应可加热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热开关。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可加热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底锅由聚砜材料制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可加热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线圈嵌入在所述本体中。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可加热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线圈的所述不同区分别嵌入在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结构中。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可加热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基座线圈耦合的热熔丝,用于当所述熔丝经历预先选择的切断温度时终止所述基座线圈的焦耳加热。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可加热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基座线圈可操作地耦合的金属涡流温度计传感器。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可加热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至所述本体的多个所述基座线圈。
18.一种用于食物加热的感应可加热平底锅,包括:
合成树脂的、平底锅本体,具有底壁和从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结构,所述底壁和侧壁结构呈现出内锅面,包括底壁内表面和侧壁结构内表面,所述内锅面限定了食物容纳腔体;
至少一个感应可加热基座线圈,嵌入在所述平底锅本体中,且在交变磁场的影响下,可用于在所述线圈内生成焦耳加热,藉此加热所述内底壁和内侧壁结构表面以及所述容纳腔体中的食物,
所述基座线圈具有各自毗邻平底锅本体的不同部分的多个区,并能够为所述平底锅本体的所述不同部分提供各自的、不同等级的焦耳加热。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感应可加热平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线圈区各自包括多个导电迹线,可用于在所述交变磁场的影响下在其中生成焦耳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SI技术有限公司,未经TSI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46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