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泵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44855.3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4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柴田豊;吉田香;阿形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H1/00 | 分类号: | F24H1/00;C02F1/46;C02F5/00;F24H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电分解装置的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热泵热水器包括:储存水的储水箱;具有通过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来加热水的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回路;以及将储存在储水箱中的水输送到水热交换器,并将在水热交换器加热的水送回储水箱的导水路。在该热泵热水器中,被储存在储水箱中的水通常将自来水或井水等作为供水源。
自来水或井水中含有成为水垢的发生原因的钙离子、镁粒子等成分(以下称为水垢成分)。因此,在热泵热水器中析出钙盐、镁盐等水垢。尤其井水等地下水与自来水相比所述水垢成分浓度高,具有容易发生水垢的水质。此外,在水热交换器中,水被加热而水的温度变高,因此,特别容易析出水垢。如果水垢析出在水热交换器中的管内表面并堆积,则有时发生水热交换器的传热性能下降、管的流路变窄等问题。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燃烧气体的流路内设置燃烧气体与水的热交换器的热水器。在该热水器中,在热交换器的供水入口侧的配管设置有电极式水垢成分沉淀析出装置。在专利文献1,在电极式水垢成分沉淀析出装置中使水垢成分的一部分析出于电极的表面,从而能够防止在热交换器中堆积水垢。此外,通过使电极式水垢成分沉淀析出装置的电极的电位每隔某一设定时间反转,从而能够使析出于电极表面的水垢从电极表面剥离。
但是,上述的以往方法有时不能充分获得抑制水热交换器中的水垢的析出的效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3-170747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水热交换器中的水垢析出的热泵热水器。
本发明的热泵热水器,包括:储水箱(15),储存水;制冷剂回路(10),具有通过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来加热水的水热交换器(21);导水路(27、29),将储存在所述储水箱(15)的水输送到所述水热交换器(21),并将在所述水热交换器(21)被加热的水送回所述储水箱(15);电分解装置(41),被设置在包含所述导水路(27、29)的水的流路中比所述水热交换器(21)更靠上游侧的水路内,且具有电极对(49);以及控制部(33),执行反转时初期运转,该反转时初期运转是指,在所述电分解装置(41)使所述电极对(49)的极性反转,并且,将在自极性反转起至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为止的期间所述电分解装置(41)处理的水在比水热交换器(21)更位于上游侧的上游位置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热水器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所述热泵热水器的电分解装置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电分解时间与水的硬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4是所述热泵热水器的控制例1的概略图。
图5是所述热泵热水器的控制例2的概略图。
图6是所述热泵热水器的控制例3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热水器的控制例4的概略图。
图8是所述热泵热水器的电分解装置的其它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热泵热水器>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热水器11。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热水器11包括热泵组件13、储热水组件17、电分解装置41、以及控制这些的控制器32。
热泵组件13具备制冷剂回路10,制冷剂回路10包括压缩机19、水热交换器21、电动膨胀阀23、空气热交换器25、以及连接这些的配管。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二氧化碳来作为在热泵组件13循环的制冷剂,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使用其它的制冷剂。制冷剂在水热交换器21与在储热水组件17中循环的水进行热交换来加热该水,并在空气热交换器25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而从外部空气吸收热。
储热水组件17具有储存水的储水箱15和泵31。储水箱15和水热交换器21通过导水路而连接。所述导水路包含:将储水箱15的水输送到水热交换器21的进水配管27;和将与水热交换器21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的水送回储水箱15的出热水配管29。在进水配管27设有用于输送水的泵31。泵31使储水箱15内的水从储水箱15的下部流到进水配管27,并使其依次通过水热交换器21以及出热水配管29而返回到储水箱15的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48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光缆
- 下一篇:波动齿轮装置的挠性外齿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