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亲水性纤维的热塑性聚氨酯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5341.X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7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S.德尔;H.皮尔林斯;C.旺普雷希特;D.汉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32 | 分类号: | C08G18/32;C08G18/48;C08G18/66;C08G18/73;C08G18/75;C08G18/76;D01F6/7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石克虎;林森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备 亲水性 纤维 塑性 聚氨酯 | ||
1. 热塑性聚氨酯,其能够通过使至少下面的组分反应获得:
A) 具有两个异氰酸酯基团的异氰酸酯,
B1) 结构(HO-(CH2-CH2-O)x-H)的第一聚(乙二醇)聚醚二醇,其具有两个对异氰酸酯呈反应活性的基团且数均分子量Mn为≥ 6000且≤ 16000 g/mol,
B2) 结构(HO-(CH2-CH2-O)x-H)的第二聚(乙二醇)聚醚二醇,其具有两个对异氰酸酯呈反应活性的基团且数均分子量Mn等于所述第一聚(乙二醇)聚醚二醇B1)的数均分子量Mn的10-80%,
C) 扩链剂,其具有两个对异氰酸酯呈反应活性的基团且数均分子量Mn为≥ 60且< 600 g/mol,
D) 任选的催化剂,和
E) 任选的助剂和添加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C)是至少一种选自下组的化合物:乙二醇、1,6-己二醇、1,4-丁二醇、1,12-十二烷二醇、异佛尔酮二胺、乙二胺、1,2-丙二胺、1,3-丙二胺、N-甲基丙-1,3-二胺、N,N'-二甲基乙二胺、对苯二甲酸-双乙二醇、对苯二甲酸-双-1,4-丁二醇、1,4-二(-羟乙基)氢醌,优选乙二醇、1,6-己二醇、1,4-丁二醇、1,12-十二烷二醇和更优选1,4-丁二醇,并且
其中所述异氰酸酯A)与所述聚(乙二醇)聚醚二醇B1)和B2)的当量比为1.5:1.0-10.0:1.0并且NCO指数为90-105,所述指数由异氰酸酯基团与对异氰酸酯呈反应活性的基团的总数的当量比之商乘以100而形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其特征在于:除所述聚(乙二醇)聚醚二醇B1)和B2)之外没有数均分子量Mn≥ 600且≤ 16000 g/mol的另外的二醇共反应。
3. 如权利要求1或2之一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乙二醇)聚醚二醇B1)与所述第二聚(乙二醇)聚醚二醇B2)的重量比为 1-30,优选5-25和最优选10-20。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包含一种或多种选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化合物。
5. 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乙二醇)聚醚二醇B2)具有的数均分子量Mn为600-4000 g/mol,优选1000-3000 g/mol,更优选1800-2200 g/mol和最优选2000 g/mol。
6. 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乙二醇)聚醚二醇B2)的数均分子量Mn等于所述第一聚(乙二醇)聚醚二醇B1)的数均分子量Mn的10-70%,优选15-50%和更优选15-33%。
7. 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C)是脂族二醇或(环)脂族二胺。
8. 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其特征在于: NCO指数为92-104,优选95-102和更优选97-100。
9. 制备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聚(乙二醇)聚醚二醇B1)、B2)与所述扩链剂C)的混合物I)并将所述混合物I)与所述异氰酸酯A)充分混合。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I)与所述异氰酸酯A)在最多5秒内均匀地混合,其中所述混合物I)的温度和所述异氰酸酯A)的温度在所述混合之前为≥ 60且≤ 150℃并且温差≤ 50℃并优选≤ 20℃。
11. 如权利要求9或1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I)与所述异氰酸酯A)在具有的长/径比为8:1-16:1的静态混合机中混合。
12. 热塑性聚氨酯,其能够通过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534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