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室帘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5980.6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1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H·安德松;P·霍尔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德维格·斯文森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范莉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室 帘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多个柔性薄膜材料条带的温室帘幕,这些柔性薄膜材料条带通过纱线框相互连接,以便形成连续产品。
背景技术
温室帘幕频繁地用于节能、遮蔽和温度控制。一种已知类型的温室帘幕包括多个相互平行延伸的柔性薄膜材料条带,且这些柔性薄膜材料条带通过编织、经编或纺织工艺而通过纱线框相互连接,以便形成连续的产品,其中,该条带形成产品的表面面积的主要部分。这样的温室帘幕例如通过EP0109951已知。这种帘幕的其它实例在FR2071064、EP1342824、WO2008/091192和WO2011/096882中已知。
柔性薄膜材料条带能够是对于反射以及光、水汽和热传输提供合适特性的选定材料。
DE202008004181U1公开了一种两层温室帘幕,该两层温室帘幕包括作为底层的标准温室帘幕以及在该层顶部的反射条带,该反射条带以特定间隔胶粘在帘幕上。这产生了悬垂性更小的帘幕。在布置于底层和顶层条带之间的纱线框区域中防止水通过毛细作用来输送。水可能被捕获在纱线的这些区域中,从而增加了藻类生长的危险。双层结构还具有的缺点是当帘幕处于搁置位置时产生较大的纤维束(bundle)。
US2004/198126涉及一种用于农业和园艺用途的遮光板,该遮光板包括遮光白色薄膜和由纺织物或无纺织物制造的增强件。增强件层压在薄膜的背面。薄膜可以切开以便形成条带,这些条带间隔地层压在增强件上。所使用的层压技术是粘接剂或“夹住层压”,其中,后者定义为通过粘接剂层来层压纺织物或无纺织物和白色薄膜的技术,该粘接剂层由布置在层之间的层压树脂来制造。
JP10327684A公开了一种遮蔽网,该遮蔽网能够反射较强的太阳热量,并适用于农业、园艺等。遮蔽网包括例如连续玻璃纤维丝的无纺织物的带形纱线,该玻璃纤维丝热熔合在网基础织物的表面上。网基础织物的纱线可以通过切开和拉伸并定向一薄膜而形成。
JP2004154078A公开了一种通过将热塑性薄膜层压在布状材料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而形成的温室。布状材料包括热塑性树脂线元件。
JP2004160812A公开了一种水汽可透过的板,该板具有防水层特性,并用作农业覆盖材料。板包括水汽可透过的薄膜,该薄膜层压在布状材料和多孔板上。
在温室中进行保护培养的目的是改变自然环境,以便增加产率,改进产品质量,保存资源,扩大生产面积和农作物的循环。不过,在园艺中的当前趋势是通过在使得生产率最大的同时使得在所有阶段中的能量使用减至最小,从而有更高的能量效率。这意味着种植者将在寒冷的冬天中尽可能地使得温室绝热,以便减少用于加热该温室的能量,同时不会对农作物的生产或质量产生负面影响。通常通过使用一至多层温室帘幕来实现绝热。为了最大程度地节省能量,最上侧帘幕的顶层具有较低发射率,即通过辐射来发射能量的能力较低。这通常通过使用编结至结构中的铝层压条带来实现。不过,本领域帘幕的当前状态通常还有覆盖顶层铝的纱线框,从而降低了节能,因为纱线由具有较高发射率的塑料材料来制造。因此,优选是有这样的帘幕,其中,纱线的量(特别是朝向上的纱线的量)减至最小,从而减小辐射损失。
在多层设备中的最下侧帘幕通常是透明帘幕。对于很多农作物,经验法则是,少1%的光等于少1%的产量。这意味着当帘幕在白天使用时在该帘幕中的光透射损失应当减至最小,以便增加产量。这能够通过选择使得帘幕的光透射最大的材料而实现。纱线框通常防止大量的光透射通过帘幕。因此,当用于构成帘幕的纱线量能够在并不损失帘幕的其它重要特性(例如坚固性、水输送等)的情况下减少时,能够明显改进目前现有技术的帘幕。
水蒸气输送是帘幕的重要特性,因为这是控制温室中的湿度水平的重要因素。水蒸气输送主要通过条带的宽度以及所使用的纱线的类型来控制。因此,纱线应当有通过毛细作用的水传送能力,以便能够沿帘幕吸收和分配冷凝水。通常,条带应当完全充满在柱缝线(pillar stitch)之间的空间,以便使得帘幕的节能特性最大。在一些情况下,优选是使得帘幕能够输送更多水蒸气,例如避免必须打开帘幕(“开口”)来降低温室中的湿度水平。这可以通过使用更窄的条带来实现。不过,在现有技术帘幕的情况下,不能使得条带更窄,因为这可能引起在条带不再与纱线接触时(该纱线将通过摩擦力而将条带保持就位)该条带由于风等而被拉出帘幕结构的问题。
纤维束的尺寸是帘幕的重要特征。单个帘幕的大纤维束可引起自然光损失~3%,因此,为了最大化产量,帘幕的纤维束尺寸应当最小化。纤维束尺寸由薄膜的厚度以及使用的纱线框来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德维格·斯文森股份公司,未经卢德维格·斯文森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59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