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基)丙烯酰末端聚异丁烯类聚合物、其制造方法、及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7191.6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7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井狩芳弘;中林裕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钟化 |
主分类号: | C08F299/00 | 分类号: | C08F299/00;C08F8/00;C08F1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国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丙烯 末端 聚异丁烯 类聚 制造 方法 活性 能量 固化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残留在聚合物中的卤素原子含量少的聚合物及其简便的制造方法、以及可通过低光量的光照射迅速固化的活性能量线组合物及其固化物。
背景技术
通过UV(紫外线)或EB(电子束)等活性能量线使树脂交联的技术已被广泛认知,代替现有的将热作为引发物的固化反应被利用的场合增加。
活性能量线固化技术与热固化技术相比,除固化过程中的脱溶剂化、节能、节省空间以外,通常还具有以下优点:活性能量线固化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反应,因此生产率提高,此外,对于复杂形状的基体材料也可均匀地进行光照射,因此,容易高功能化。它们可用于例如油墨、涂料、粘接剂、密封剂、电气电子用途的精密部件、造型物等用途中。
作为上述领域中树脂所要求的主要特性,可以举出:耐久性、耐热性、耐候性、耐水性、水蒸气透过性等,作为兼备这样的特征的树脂的一个例子,可以举出聚异丁烯类聚合物。
作为在聚异丁烯末端具有光交联性基团的树脂,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甲基)丙烯酰末端聚异丁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不仅是(甲基)丙烯酰末端聚异丁烯的合成路线极长的直线合成法,而且根据用途有时会忌讳实质上残留在所得到的树脂中的氯原子。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关于实质上不含卤素原子的(甲基)丙烯酰末端聚异丁烯类聚合物的技术。但是,不仅其中所公开的合成方法繁杂,而且合成所需要的硅烷化合物及铂催化剂非常昂贵,工业制造时经济上的限制较大。另外,为了使所得到的固化性组合物固化,需要照射2000J光量的光,要求一种可更简便地合成,且即使通过低光量的光照射也能够固化的聚合物。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将聚异丁烯末端用苯氧基衍生物官能化的技术。然而,在将具有苯氧基和(甲基)丙烯酰酯基的化合物作为封端剂的情况下,不仅在聚合物末端是否在路易斯酸共存的反应条件下及后处理条件下也不会被水解而存在这样的方面没有具体的例示,而且关于所得到的聚合物是否实际上用活性能量线固化、以及对于其活性均不明确。
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傅里德-克拉夫茨反应将链烯基导入异丁烯类聚合物末端的技术。但其中仅记载了该链烯基末端聚异丁烯类聚合物可以在铂催化剂下通过与氢化硅烷类化合物的氢甲硅烷基化反应成键而使其固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17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877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WO2010/08318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05-1865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残留在聚合物中的卤原子含量少的聚合物及其简便的制造方法、以及可通过低光量的光照射迅速固化的活性能量线组合物及其固化物。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组合下述通式(1)所示的(甲基)丙烯酰末端聚异丁烯类聚合物和活性能量线聚合引发剂,可以解决上述课题,以至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其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甲基)丙烯酰末端聚异丁烯类聚合物(A)、以及活性能量线聚合引发剂(B),
[化学式1]
(R1表示一价或多价芳香族烃基、或者一价或多价脂肪族烃基。A表示聚异丁烯类聚合物。R2表示碳原子数2~6且不含杂原子的2价饱和烃基。R3、R4分别表示氢、碳原子数1~20的1价的烃基或烷氧基。R5表示氢或甲基。n表示自然数。)
优选A的聚异丁烯类聚合物的主链是通过活性阳离子聚合而制造的。
优选(甲基)丙烯酰末端聚异丁烯类聚合物(A)的分子量以通过尺寸排阻色谱法测得的换算成聚苯乙烯的数均分子量计为200~500,000,且分子量分布为1.8以下。
优选相对于(甲基)丙烯酰末端聚异丁烯类聚合物(A)100重量份,含有0.001~20重量份的活性能量线聚合引发剂(B)。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化物,其是通过活性能量线使上述记载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
本发明涉及下述通式(1)所示的(甲基)丙烯酰末端聚异丁烯类聚合物(A)。
[化学式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钟化,未经株式会社钟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71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