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数据提取时间、利用数据结束指示以及利用更多数据确认进行节电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9780.8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5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M·M·文廷克;H·桑帕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扬;王英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入点 发送指示 节电轮询 节电模式 数据帧 从站 接入点配置 数据结束 数据确认 数据提取 时间帧 站通信 触发 缓冲 节电 传送 发送 关联 响应 | ||
一种特定的方法包括:在接入点处从站接收节电轮询帧。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节电轮询帧,从接入点向站发送指示在接入点处是否对与该站相关联的业务进行缓冲的帧。另一特定的方法包括:从站向接入点发送指示该站要进入节电模式的帧,以及避免进入节电模式直到接收到数据帧的结束。又一个特定的方法包括:在接入点处接收提取时间帧,以及避免从接入点发送一个或多个所提取的数据帧,直到提取时间已经过去或接收到传送触发帧。接入点配置成在提取时间期间与其它站通信。
交叉申请的相关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受于2011年8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529,796和于2011年9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533,560的优先权,明确地以引用方式将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概括的说,本申请涉及在从接入点取出缓冲的数据时节省功率。
背景技术
技术中的进步以及导致了更小及更强大的计算设备。例如,目前存在多种变形个人技术设备,包括无线计算设备,例如便携无线电路、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小的、轻的且用户容易携带的寻呼设备。更具体地,诸如蜂窝电话和互联网协议(IP)电话之类的便携无线电话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传送语音和数据分组。此外,许多这样的无线电话包括包含在其中的其它类型的设备。例如,无线电话也可以包括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数字录音机以及音频文件播放器。此外,这样的无线电话可以处理可执行指令,包括软件应用,例如网络浏览应用,其可以用于访问互联网。这样的话,这些无线电话可以包括显著的计算能力。
可以将这样的设备配置成经由无线网络传送数据。例如,许多设备配置成根据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规范操作,该规范使得能够经由接入点无线交换数据。许多通信设备配置成进入省电模式,在该模式期间,通信设备可以关闭一个或多个组件,从而节省了功率。虽然利用该省电模式可以提供省电,但是在确定通信设备何时应该恢复正常操作和/或何时通信设备应该进入省电模式方面,可能出现问题。
发明内容
在特定的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在接入点处从站接收节电轮询(PS-轮询)帧。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节电轮询帧,从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站发送帧,所述帧指示在所述接入点处是否对与所述站相关联的业务进行缓冲。例如,该帧可以包括在接收到节电轮询帧之后短帧间间隙(SIFS)发送的确认(ACK)。可以使用该帧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头部中的特定比特(例如,多数据(MD)比特)来指示缓冲数据是否在等待。
在另一特定的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从站向接入点发送节电轮询帧。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发送所述节电轮询帧,从所述接入点接收指示在所述接入点处是否对与所述站相关联的业务进行缓冲的帧。
在另一特定的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在接入点处从站接收第一帧,该第一帧指示该站要接入节点模式。该方法还包括:从接入点向站发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帧,其中,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帧之前,对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帧进行缓冲以便进行传输。该方法还包括向该站发送数据帧的结束。
在另一特定的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从站向接入点发送指示所述站要进入节电模式的第一帧。该方法还包括:避免进入所述节电模式,直到从所述接入点接收到数据帧的结束为止。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从所述接入点接收到所述数据帧的结束,在所述站处进入所述节电模式。例如,数据帧的结束可以是数据结束指示(EODI)。或者,数据帧的结束可以是包括具有所声称的服务周期的结束(EOSP)比特的MAC头部的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97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