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非线性电阻率的氧化石墨烯聚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50129.2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3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Z·王;L·S·谢德勒;H·希尔博格;S·赵 | 申请(专利权)人: | 伦斯勒理工学院;ABB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K3/04;C01B31/02;H01B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陈季壮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非线性 电阻率 氧化 石墨 聚合物 | ||
1.一种复合材料,它包括:
聚合物材料;和
在该聚合物材料内分布的还原的氧化石墨烯。
2.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它显示出非线性电阻率。
3.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其中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具有大于约2份/100份聚合物的浓度。
4.权利要求3的复合材料,其中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具有等于或大于约3份/100份聚合物的浓度。
5.权利要求4的复合材料,其中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具有约3份至约5份/100份聚合物的浓度。
6.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其中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包括热还原的氧化石墨烯。
7.权利要求6的复合材料,其中热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在约70℃至约160℃的温度下被还原。
8.权利要求7的复合材料,其中热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在约100℃至约140℃的温度下被还原。
9.权利要求8的复合材料,其中热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在约120℃至约140℃的温度下被还原。
10.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它的介电常数为至少约3。
11.权利要求10的复合材料,其中介电常数为约3至约8。
12.权利要求11的复合材料,其中介电常数为约4至约8。
13.权利要求12的复合材料,其中介电常数为约5至约8。
14.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其中聚合物材料包括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聚合物材料:天然橡胶,有机硅,例如聚(二甲基硅氧烷),EPDM橡胶(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R(乙烯丙烯橡胶),环氧树脂,聚酯,聚酯酰亚胺和PAI(聚酰胺酰亚胺)。
15.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它在小于约4kV/mm的电场下显示出小于该聚合物材料导电率的第一导电率,和在大于约4kV/mm的电场下显示出大于该聚合物材料导电率的第二导电率。
16.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它在小于约2kV/mm的电场下显示出小于该聚合物材料导电率的第一导电率,和在大于约2kV/mm的电场下显示出大于该聚合物材料导电率的第二导电率。
17.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它显示出约1.00E-10至约1.00E-8的导电率饱和度。
18.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进一步包括一定量的未还原的氧化石墨烯。
19.在电缆的接点或终端处减少场应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施加场分级材料到接点或终端上,该场分级材料包括在聚合物材料内分布的还原的氧化石墨烯。
20.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场分级材料显示出非线性电阻率。
21.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场分级材料包括在约70℃至约160℃的温度下还原的热还原氧化石墨烯。
22.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聚合物材料包括选自下述的至少一种聚合物材料:天然橡胶,有机硅,例如聚(二甲基硅氧烷),EPDM橡胶(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R(乙烯丙烯橡胶),环氧树脂,聚酯,聚酯酰亚胺和PAI(聚酰胺酰亚胺)。
23.制备氧化石墨烯聚合物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增加含一定量氧化石墨烯的氛围的环境温度到约70℃至约160℃,热还原一定量的氧化石墨烯;
混合热还原量的氧化石墨烯与至少一种聚合物材料;和
固化该混合物。
24.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中在约2份至约5份/100份至少一种聚合物材料的浓度下,混合热还原的氧化石墨烯与至少一种聚合物材料。
25.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中至少一种聚合物材料选自:天然橡胶,有机硅,例如聚(二甲基硅氧烷),EPDM橡胶(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R(乙烯丙烯橡胶),环氧树脂,聚酯,聚酯酰亚胺和PAI(聚酰胺酰亚胺)。
26.一种显示出非线性电阻率的场分级材料,它包括在至少一种聚合物材料内分布的一定量的还原的氧化石墨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伦斯勒理工学院;ABB股份公司,未经伦斯勒理工学院;ABB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01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