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0205.X | 申请日: | 2012-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9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足立幸繁;一柳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5/14 | 分类号: | B60C5/14;B60C9/04;B60C13/00;B29D30/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潘炜;田军锋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1.一种充气子午线轮胎,包括:
胎面,所述胎面具有形成胎面表面的外表面;
一对胎侧,所述一对胎侧分别从所述胎面的端部大致沿径向方向向内延伸;
一对胎圈,所述一对胎圈沿所述径向方向分别位于所述胎侧的大致内侧;
胎体,所述胎体在其中一个胎圈上和另一个胎圈上并在所述其中一个胎圈与所述另一个胎圈之间延伸,并且沿着所述胎面和所述胎侧并在所述胎面和所述胎侧的内侧延伸;
带束层,所述带束层在所述胎面的所述径向方向上的内侧处层叠在所述胎体上;以及
衬层,所述衬层位于所述胎体的内侧,其中,
所述胎侧的外端部沿轴向方向位于所述带束层的端部的内侧,
所述衬层包括:第一内衬,所述第一内衬在其中一个胎圈上和另一个胎圈上并在所述其中一个胎圈与所述另一个胎圈之间延伸,并且沿着所述胎体并在所述胎体的内侧延伸;以及一对第二内衬,所述一对第二内衬沿着所述第一内衬分别从所述带束层的所述端部大致沿所述径向方向向内延伸,
所述第二内衬位于所述第一内衬与所述胎体之间,
所述第二内衬的外端部沿所述轴向方向位于所述带束层的所述端部的内侧,
所述第一内衬由交联的第一片层形成,所述第一片层由第一橡胶组成物形成,
每个第二内衬由交联的第二片层形成,所述第二片层由第二橡胶组成物形成,
每个第二片层具有与所述第二内衬的所述外端部相对应的参照端部,
在形成所述衬层时,每个第二片层附接至所述第一片层,使得所述第二片层的所述参照端部抵靠所述第一片层的外表面,
每个第二片层具有从所述参照端部延伸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片层的所述外表面倾斜的倾斜表面,
每个第二片层的所述倾斜表面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10°但小于等于45°,
所述第一橡胶组成物的底胶包括丁基橡胶,并且
所述第二橡胶组成物的底胶包括二烯橡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其中,所述第二内衬的所述外端部沿所述轴向方向位于所述胎侧的所述外端部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其中,从每个第二内衬的所述外端部至每个胎侧的所述外端部的距离大于等于5mm但小于等于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其中,每个第二片层的厚度大于等于0.3mm但小于等于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其中,
所述胎体包括胎体帘布层,并且
在形成所述胎体时,所述胎体帘布层被刺扎,从而在所述胎体帘布层中形成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其中,刺扎所述胎体帘布层的间隔大于等于20mm但小于等于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02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