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子座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50719.5 | 申请日: | 2012-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5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松崎博和;奥山豪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9/22 | 分类号: | H01R9/22;H02K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布线相互连接的端子座。
背景技术
在电动机(马达)中,为了对与各相的定子绕组相连接的布线和与逆变器等外部电力源相连接的布线进行连接,使用具有多个端子的端子座。由于端子之间需要绝缘,因此利用树脂等电绝缘性的隔板(以下称为绝缘板)等来隔离各个端子的结构是较常见的。
作为这样的端子座,在JP63-310344A中公开了这样的塑料制造的端子盒:利用工程塑料材料一体形成包括端子座在内的端子盒,将端子座的用于使各布线之间绝缘的绝缘板作为端子盒的加强肋一体成形。
在利用树脂来对金属制的端子进行模制成型的情况下,由于金属与树脂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因此由于温度变化在各端子之间的绝缘性树脂制造的绝缘板中产生热应力。在该热应力反复的作用下,绝缘板有可能产生龟裂、损伤,存在端子之间的绝缘板的绝缘可靠性降低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端子收纳于树脂等的壳体内的端子座,该端子座能够防止由热应力引起的绝缘可靠性降低。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是用于对与电动机相连接的多条第1布线和与供给电动机的驱动电力的电力转换装置相连接的多条第2布线进行电连接的端子座。端子座包括:壳体;多个端子,其收纳于壳体内,用于将多条第1布线和多条第2布线分别相互连接;分隔壁,其设置在多个端子彼此之间并用于将多个端子彼此电隔离;以及板状构件,其设置在分隔壁与端子之间,由弹性比壳体和分隔壁的弹性大的材质构成。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端子座的驱动装置的说明图。
图2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端子座的说明图。
图2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端子座的说明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端子座的说明图。
图4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端子座的说明图。
图4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端子座的说明图。
图5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的端子座的说明图。
图5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的槽部的说明图。
图5C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的槽部的说明图。
图5D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的槽部的说明图。
图6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端子座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6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端子座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6C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端子座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端子座10的驱动装置1的说明图。
驱动装置1包括马达2、逆变器3以及电连接马达2与逆变器3的端子座10。
逆变器3是这样的电力转换装置:自未图示的电池等直流电源输入直流电力,将输入的直流电力转换为三相交流电力并供给到马达2,从而供给驱动马达2的电力,接收来自马达2的再生电力并向直流电源供给。
马达2是例如具有三相的电极的电动机,通过将来自逆变器3的三相交流电力施加于定子的绕组,从而使转子旋转。另外,通过转子的旋转,定子产生再生电力,并将该再生电力向逆变器侧供给。在图1中省略了转子。
端子座10用于连接马达2的电布线与逆变器3的电布线。
具体地说,在逆变器3上连接有布线11(11a、11b、11c),在马达2上连接有布线12(12a、12b、12c)。端子座10将与这些布线11的前端相连接的、具有未图示的螺栓孔的板状端子和与布线12的前端相连接的、具有未图示的螺栓孔的板状端子以对齐了各个螺栓孔的位置的状态进行重叠,使未图示的螺栓贯穿于各个螺栓孔并拧到端子22(22a、22b、22c)上,从而将与布线11相连接的板状端子和与布线12相连接的板状端子相互固定,而电连接布线11与布线12。
由于驱动马达2工作,马达2产生热量。由于马达2与逆变器3利用铜等导热导电性较高的布线11和布线12相连接,因此马达2产生的热量有可能在布线11和布线12中传导并传递到逆变器3。逆变器3的温度上升会导致其效率降低,因此优选来自马达2的热量不会传递到逆变器3。因此,端子座10具有在马达2与逆变器3之间连接布线11和布线12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利用端子22的热容量、导热导电性对从布线12传导来的热量进行散热而使热量难以传导到布线11侧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07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探测仪监视系统
- 下一篇:安防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