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产基于聚乳酸的树脂膨胀小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1001.8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0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筱原充;及川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JSP |
主分类号: | C08J9/18 | 分类号: | C08J9/18;C08L10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萍;李炳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基于 乳酸 树脂 膨胀 小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基于聚乳酸的树脂膨胀小珠的方法,并且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具有优良模内成型性能并且能够生产具有优良机械性质的模内浇铸制品的基于聚乳酸的树脂膨胀小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对全球环境的敏感度增加,基于聚乳酸的树脂作为由常规石油资源生产的通用树脂的替代物的材料而受到关注。基于聚乳酸的树脂是由例如玉米作为起始材料的工厂产生,并且是从碳平衡(carbonneutral)角度来看视为低环境负载型的热塑性树脂。此类基于聚乳酸的树脂预期用作植物衍生的用于泡沫的通用树脂。因此,对由基于聚乳酸的树脂作为原材料制成的泡沫作出研究。在此类泡沫当中,基于聚乳酸的树脂膨胀小珠浇铸制品可通过模内浇铸以任何所需形状获得而无限制,类似于常规聚苯乙烯树脂膨胀小珠浇铸制品。这种浇铸制品特别有前途,因为它们可能允许容易根据意图的重量轻便、缓冲性和绝热性来设计性质。关于基于聚乳酸的树脂膨胀小珠浇铸制品,迄今已做出专利文件1至8的发明。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日本Kokai公布第JP-A-2000-136261号
专利文件2:日本Kokai公布第JP-A-2004-83890号
专利文件3:日本Kokai公布第JP-A-2006-282750号
专利文件4:日本Kokai公布第JP-A-2006-282753号
专利文件5:日本Kokai公布第JP-A-2009-62502号
专利文件6:日本Kokai公布第JP-A-2007-100025号
专利文件7:国际公布WO2008/123367
专利文件8:日本Kokai公布第JP-A-2007-169394号
发明内容
通过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发现在专利文件1中公开并且通过气体浸渍预膨胀法获得的膨胀小珠浇铸制品在相互比较其部分时具有显著的密度变化。此外,膨胀小珠之间的熔融粘结和制品的尺寸稳定性不足,并且其机械性质不令人满意。
通过气体浸渍预膨胀法获得并且公开于专利文件2至4中的基于聚乳酸的树脂膨胀小珠显示在膨胀小珠之间熔融粘结性和模内浇铸阶段期间的二次膨胀性方面有所改善。然而,鉴于事实上当旨在获得具有复杂形状的浇铸制品时,膨胀小珠之间的熔融粘结偶尔不足,以及当旨在获得具有大厚度的浇铸制品时,浇铸制品的中心部分内的膨胀小珠之间的熔融粘结不足,熔融粘结性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通过专利文件5中公开的气体浸渍预膨胀法获得的膨胀小珠具有膨胀小珠之间的良好熔融粘结性,并且允许生产具有大厚度或复杂形状的浇铸制品。然而,该膨胀小珠具有生产效率上的问题,因为其必需控制其结晶度,并因此严格控制温度等以便获得膨胀小珠之间的良好熔融粘结性。
通过专利文件6的方法获得的膨胀小珠,其中基于聚乳酸的树脂的发泡挤出物被切割成粒子,能够提供具有优良耐热性和机械强度的基于聚乳酸的树脂膨胀小珠浇铸制品。然而,因为具有相对高结晶度的基于聚乳酸的树脂用于改善耐热性的目的,形成膨胀小珠的聚乳酸树脂的结晶度易变得高。因此,关于具有良好熔融粘结性的浇铸制品的稳定生产,膨胀小珠存在问题。
专利文件7的通过挤出发泡法获得的膨胀小珠的问题在于其密度高,因为其必需在已通过挤出成形获得之后立即迅速冷却膨胀小珠以便确保其良好模内浇铸性能。
在专利文件8的挤出发泡法中,将基于聚乳酸和丙烯酸-苯乙烯的化合物给料至挤出机以获得发泡挤出物,其随后切割成粒子,从而获得具有近似球形形状的膨胀小珠。类似于专利文件7中公开的技术,该方法未能解决所得膨胀小珠的高密度问题。
如从专利文件6至8中将了解,挤出发泡法存在问题,因为其难以获得具有低密度并且显示优良模内浇铸性能的膨胀小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JSP,未经株式会社JSP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10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