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51139.8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0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堀口忠史;池边龙司;松村良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幡电机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F24F13/2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李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居室的制冷制热等的空调装置。
详细而言,涉及如下空调装置,其设置扁平传热部,该扁平传热部具备供冷媒通过的传热管,且将该扁平传热部设置成纵姿势,并且使其相对于空调对象区域以面相向状态露出,针对通过所述冷媒冷却所述传热管而使所述扁平传热部产生吸热作用的制冷运转时在所述扁平传热部产生的冷凝水流下的情况,设置接收该冷凝水的排水盘。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该种空调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以下构成的空调装置。
沿左右方向排列供冷媒通过的多个纵姿势的传热管而构成扁平传热部,且使该纵姿势的扁平传热部相对于前方空间以及后方空间中的各个以面相向状态露出。
在传热管各自的前表面侧以及后表面侧,从俯视方向观察放射状地配置并设置遍及各传热管的全长而沿纵方向延伸的多个翼片部。
在由传热管的并排设置列构成的扁平传热部的上端部设置上部保持框体,在扁平传热部的下端部设置下部保持框体,且通过这些保持框体支撑纵姿势的多个传热管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
上部保持框体和下部保持框体通过左右一对的侧面保持框体而连结,且通过这4个保持框体包围纵姿势的扁平传热部的周围。
而且,针对在通过冷媒冷却传热管而使扁平传热部产生吸热作用的制冷运转时在扁平传热部产生的冷凝水(具体而言,在传热管的表面、翼片部的表面产生的冷凝水)流下的情况,在下部保持框体的下方设有接收该冷凝水的排水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1704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上述空调装置中,由于排水盘露出,故装置不美观,并且流下的冷凝水被排水盘接住时的滴下音直接到达使用者的耳朵,存在因该滴下音持续而感觉烦躁的问题。另外,也存在在空调对象区域尘埃容易侵入排水盘内部的问题。
并且,在将装置设置于墙边时,因实施通过冷媒冷却传热管而使扁平传热部产生吸热作用的制冷运转、通过冷媒加热传热管而使扁平传热部产生放热作用的制热运转,接近装置背面的室壁也被强烈冷却或加热,因此,也存在在室壁的表面容易产生冷凝或烧灼(着色)的问题等。
本发明的主要课题在于提供能够解决如上所述问题的优秀空调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构成在于,
本发明空调装置设置扁平传热部,所述扁平传热部具备供冷媒通过的传热管,
将该扁平传热部设置成纵姿势,并且使其相对于空调对象区域以面相向状态露出,
针对在通过所述冷媒冷却所述传热管而使所述扁平传热部产生吸热作用的制冷运转时在所述扁平传热部产生的冷凝水流下的情况,设置接收该冷凝水的排水盘,其中,
在所述扁平传热部的下方设置机体下部壳,
将所述排水盘的整体设置在所述机体下部壳的内部。
根据该构成的空调装置,基本上,在通过冷媒冷却传热管以使扁平传热部产生吸热作用的制冷运转中,通过扁平传热部处的空气冷却,冷气沿着纵姿势的扁平传热部自然下降。
下降的冷气从扁平传热部的下部向扁平传热部所相向的空调对象区域顺畅地流出。
另外,伴随着该冷气的自然下降及流出,空气被从相向的空调对象区域向扁平传热部的上部诱导并流入,且该流入空气通过扁平传热部处的冷却而自然下降。
即,能够以通过该冷气流出及空气诱导在空调对象区域产生极低速的大的空气对流的状态,通过顺畅的流出冷气来有效且良好地制冷空调对象区域。
另一方面,在能够进行通过冷媒加热传热管而使扁平传热部产生放热作用的制热运转时,在该制热运转中,通过扁平传热部处的空气加热,暖气沿着纵姿势的扁平传热部自然上升。
上升的暖气从扁平传热部的上部向空调对象区域顺畅地流出。伴随着从下部向水平朝向的变向并顺畅地流出。
另外,伴随着该暖气的自然上升及流出,空气被从相向的空调对象区域向扁平传热部的下部诱导并流入,该流入空气通过扁平传热部处的加热而自然上升。
即,能够以通过该暖气流出及空气诱导在空调对象区域产生极低速的大的空气对流的状态,通过顺畅的流出暖气和从扁平传热部对空调对象区域的热辐射,有效且柔和良好地制热空调对象区域。
而且特别地,根据该构成,由于将排水盘的整体设置在机体下部壳的内部,故与使排水盘露出的以往装置相比,能够提高装置的美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幡电机产业株式会社,未经因幡电机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11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臂空间运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飞行器推力强耦合解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