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1223.X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7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泷本伸二;萩原千广;森川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克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L19/08 | 分类号: | F16L19/08;F16L33/22;F16L4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为了连接由合成树脂或橡胶等软质材料形成且具有可挠性的可变形软管或管等管体而使用的管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管连接器公开有如下管连接器,其具备:连接器主体,在一侧设置可供连接管的端部嵌入的凹环槽来将上述凹环槽的外壁的端面作为内凹倾斜面,另一方面,延长其内壁侧来作为内筒,绕上述内筒的外周面设置多个卡止槽;盖形螺母,将内里面作为与上述连接器主体的倾斜面对应的逆斜面;及楔形环,在两端部作为上述连接器主体的倾斜面及与上述盖形螺母的逆斜面相称的倾斜面进一步连通设置相对于轴向倾斜一定角度的割沟而成,上述连接管的端部插入于上述凹环槽之后,在上述连接器主体的螺纹部螺合紧固上述盖形螺母,在对置的上述连接器主体的倾斜面与上述盖形螺母的逆斜面之间按压上述楔形环,由此上述楔形环在上述割沟中内缩,突出形成于上述楔形环内周面的多个齿条陷入上述连接管的外周面,与此同时使被压迫的上述连接管的内周面嵌入到上述内筒的卡止槽(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7-182691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这种现有的管连接器中,楔形环通过对置的倾斜面的靠近移动而缩径变形,由此使楔形环的内周面抵接于连接管的外周面。
然而,若连接管例如为合成树脂制软管或管等,并且由于其经时变化而在与楔形环的压接部分产生蠕变(永久变形)现象,压接部分的壁厚尺寸变薄,则存在不但管体变得易脱落,而且流体易从他们之间泄漏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点,考虑在与连接管的内周面对置的内筒的外周面以其前端陷入连接管的内周面的方式设置可弹性变形的环状密封部件。但是,这种情况下,内筒的壁厚尺寸变厚与密封部件的厚度相应的厚度,由此存在不但通过内筒的流量减少,而且渣滓等积存在内筒与连接管的内周面之间产生的阶梯差而成为污染(污染物)的原因的问题。
本发明以解决这种问题作为课题,其目的在于即使在管体中产生蠕变现象也较高地维持脱落强度等。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这种目的,本发明中,具备:螺纹接管,沿着具有可挠性的管体的插入空间而设置;筒状部件,设置为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空间而在径向上与隔着所述螺纹接管的外周面对置,并且具有形成为内径朝向所述管体的插入方向逐渐减小的第1倾斜面;紧固部件,设置为隔着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空间而在径向上与所述螺纹接管的所述外周面对置,并且在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方向上与所述第1倾斜面对置且相对于所述第1倾斜面向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方向往复移动自如,并且具有形成为内径朝向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方向的反方向逐渐减小的第2倾斜面;及套管,设置为隔着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空间而在径向上与所述螺纹接管的所述外周面对置,并且在所述第1倾斜面及所述第2倾斜面之间向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方向往复移动自如且能够向径向弹性变形,并形成为随着所述第1倾斜面及所述第2倾斜面的相对靠近移动而缩径变形,在比所述套管更靠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方向的里侧,以经由台阶部在径向上与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空间对置而相互连通的方式设置环状凹部,所述环状凹部形成为,直径大于所述套管缩径时的内径,且随着所述套管的缩径变形使所述管体的前端外周部位膨出变形为环状来嵌入到该环状凹部。
发明效果
具有前述特征的本发明中,在管体插入于沿着螺纹接管的外周面形成的管体的插入空间的状态下,第1倾斜面与第2倾斜面相对靠近移动而使套管缩径变形,由此管体的外表面在套管的内周面局部压缩变形,与此同时与该压缩变形的容量相应的量从管体的前端外周部位朝向环状凹部膨出变形而嵌入,该膨出变形的管体的前端外周部位挂在台阶部,整个管体保持为无法向其插入方向N的反方向U移动。
因此,即使在管体中产生蠕变现象也能够较高地维持脱落强度。
其结果,与通过对置的倾斜面的靠近移动来使楔形环缩径变形,从而使楔形环的内周面压接于连接管的外周面的现有的管连接器相比,与管体的蠕变现象无关地能够长期防止管体的脱落,从而实现安全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连接器的纵剖主视图,(a)表示第1倾斜面及第2倾斜面移动前的状态,(b)局部放大表示第1倾斜面及第2倾斜面靠近移动后的状态。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连接器的立体图,(a)表示整体的分解状态,(b)为从反方向仅观察套管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克斯株式会社,未经东洋克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12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内后视镜镜座专用结构胶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柔性道路标记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