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析槽用室框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52331.9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9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松村幸夫;大川秀一;结城忠雄;大岛和巳;信田浩二;大泽太护;喜多村和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AGC工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61/46 | 分类号: | B01D61/46;B01D6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析 槽用室框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析槽用室框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制作容易、品质稳定、价格低廉且密封性及耐热性优异的透析槽用室框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以直流电为驱动电源进行脱盐、浓缩的电气透析槽已为公众所知。
该电气透析槽通过室框将阳离子交换膜与阴离子交换膜相互交替地进行多层配置,并在其两端配置电极,由此在膜间形成脱盐室、浓缩室。并且,通过选定使用各种不同的烯烃类热塑性树脂,可有选择地确定该室框的使用温度。
目前,室框是以如下的方法制造的。即,首先,将片材状的烯烃类热塑性树脂裁截成中央具有开口的镜框形状,来形成室框的框架部。并且,与此同时形成供被处理液流过的进液口及出液口。
然后,用注射焊接方法将分配器装配在室框上,该分配器用于从该进液口及出液口朝框架中央开口确保液体流路。接着,将用烯烃聚合物制成的成为隔板的网状物以覆盖框架的中央开口的方式设置于安装了该分配器的室框上。并且,在该网状物的数个位置用超声波点焊机使之与框架部分暂时固定。
之后,对该被暂时固定的半成品用超声波焊机分数次地进行焊接,以使框架部分与网状物焊接成为一体,从而制得完成品。
然而,由于该方法存在诸如暂时定位时网状物发生挠曲、分数次地焊接引起皱曲以及烯烃类热塑性树脂与烯烃聚合物制成的网状物间的焊接部的厚度不均匀的程度严重等原因,在作为室框使用时会发生因离子交换膜损伤、漏液量增大而引起的对透析性能的不利影响。
另外,有关作业工序的简化方面,从以往以来就有种种不同的探讨。
例如,有人提议,以加热变形温度低于用作隔板的网状物的发泡体作为室框的材料、使室框与网状物加热成为一体(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公平2-43528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该方法中,将材料限定为发泡体材质并将加热成形温度预设为120℃以下,因而由该方法制造出的室框预计只能在常温下使用。
另外,还存在需要对进液管道孔部进行裁截、将薄片另行配置于分配器部等工序的不利因素。
本发明为解决这些以往存在的课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容易、品质稳定、价格低廉且密封性及耐热性优异的透析槽用室框的制造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此,本发明的透析槽用室框的制造方法(技术方案一),该透析槽用室框包括:框架,该框架形成有作为被处理液流路的中央开口、进液口及出液口并由热塑性树脂制成;以及树脂制的网状物,该网状物绕着上述中央开口被焊接,上述透析槽用室框的制造方法的特征是,在上述框架的从上述中央开口的内周缘起10mm以内的宽度范围内,以140℃~220℃加热温度通过脉冲加热焊接使该网状物与上述框架一体成形。
利用脉冲加热焊接使树脂制网状物与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框架一体成形。出于对室框的热变形及网状物安装部的强度方面的考虑,以将焊接部的宽度定为10mm以内为宜。
加热温度因所使用的网状物材质、框架材质不同而略有差异,需要与加热按压压力与加热时间相符地进行调节,以140℃~220℃为宜,以150℃~165℃为佳。
根据该制造方法,可获得制作容易、品质稳定、价格低廉且密封性及耐热性优异的透析槽用室框。
另外,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技术方案二)的特征是,上述脉冲加热焊接中使用的焊接加热器的尺寸为:长度为200mm~2000mm、宽度为3mm~12mm,以单位面积压力为0.05MPa~2.0MPa的压力加压的同时进行加热,且加热时间为0.5~5秒。
网状物焊接加热器的长度因室框的大小而有差异,但以200mm~2000mm左右为宜。此外,这样大范围的焊接对于目前采用的超声波焊机而言是难以实现的。
有关脉冲加热焊接机加热时的按压压力,对加热焊接部的变形量及厚度精度加以考量,加热器部的单位面积压力以0.05MPa~2.0MPa为宜,以0.5MPa~1.0MPa为佳。加热部的加热时间因室框片材材质、网状物材质、加热温度及按压压力等因素而不同,但从防止室框热变形以及厚度精度与作业便利性等方面考虑,以0.5~5秒以内为宜。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技术方案三)的特征是,在上述开口与进液口之间或上述开口与出液口之间的连通口处设置分配器,通过上述脉冲加热焊接,在将上述网状物焊接至上述框架的同时,使上述分配器与上述框架一体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GC工程株式会社,未经AGC工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23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声音束汇聚的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蜂窝构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