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状部件的制造方法和通过该方法制造的管状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2793.0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6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门间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41/02 | 分类号: | B21D41/02;F16L9/17;B21C37/08;B21C37/15;B21C37/16;B21D5/01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 部件 制造 方法 通过 | ||
1.一种通过加工板状材料来制造管状部件的方法,所述管状部件具有管扩张部,所述方法包括:
冲切步骤:在板状材料的可扩管部处形成槽或缝;
卷板步骤:将通过所述冲切步骤冲切的所述材料卷成管状材料,所述管状材料在其对接部分处被紧密连接;以及
扩管步骤:扩张通过所述卷板步骤形成的所述管状材料的所述可扩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扩管步骤以在所述管状材料的周向方向上打开所述槽或缝的方式使所述槽或缝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扩管步骤通过在两个阶段中改变阶梯部相对于所述管状材料的轴线的倾斜角度来扩张所述可扩管部,所述阶梯部被形成在所述可扩管部和除所述可扩管部之外的所述管状材料之间的边界处。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扩管步骤扩张形成有向所述管状材料的被切端部开口的所述槽或所述缝的所述可扩管部。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冲切步骤形成以交错的方式布置的所述槽或所述缝。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
镦粗步骤:通过轴向压缩所述可扩管部来镦粗通过所述扩管步骤加工而成的所述材料。
7.一种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形成的管状部件,包括:
杆部,所述杆部以管状形状形成;
管扩张部,所述管扩张部通过扩张所述杆部的一部分而形成;
第一对接部分,所述第一对接部分在所述管状部件的全部长度上轴向延伸并且形成端对端连接;和
开口,所述开口由槽或缝限定,所述槽或缝通过扩张所述杆部而变形,并且所述槽或缝被设置在所述管扩张部中且被布置在所述杆部的一部分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状部件,其中,通过扩张所述杆部的端部来形成所述管扩张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管状部件,其中,所述开口包括:多个第一V形开口,所述多个第一V形开口被沿着周向布置在所述管扩张部中,并且向所述管扩张部的被切端部开口;以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被布置在所述管扩张部的邻接的第一开口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开口的形状如在展开形式中看到的四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状部件,其中,所述管扩张部包括第二对接部分,所述第二对接部分由通过利用所述镦粗加工被轴向压缩而结合所述管状部件变形并且闭合的所述第一V形开口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27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工艺
- 下一篇:一种土壤修复提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