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3165.4 | 申请日: | 201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6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泽田耕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和化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F24F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汽车等的空调的空气吹出口中使用的空气吹出调整用的通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长度方向上较长且宽度方向上较短的细长的空气吹出口、且适合于在空气吹出口的内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少量叶片的薄型通风装置的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空气吹出调整用的通风装置,通常,汽车的空调等中应用如下通风装置:在形成通风路径的边框或挡板内将横向可动通风窗和纵向可动通风窗以正交的方式前后配置,在从设于边框的空气吹出口吹出空气时,通过改变横向可动通风窗、纵向可动通风窗的各叶片的角度来调整空气的吹出方向。
近年,在应用于汽车用的空调的通风装置中,有时主要根据外观性、设计性的需求来制作具有长度方向上较长且宽度方向上较短的细长的空气吹出口、并在空气吹出口的内侧设有一片~三片左右的少量的前可动叶片的薄型通风装置。这样的薄型通风装置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等中被公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03954号公报
具有细长的空气吹出口的薄型通风装置在长度方向上较长且宽度方向上较短的细长的空气吹出口的内侧沿长度方向配置有片数为一片~三片左右的前可动叶片,在前可动叶片的上游侧沿与前可动叶片正交的宽度方向配置有后可动叶片。但是,薄型通风装置的空气吹出口为长度方向上较长且宽度方向上较短的细长形状,因此,自通风路径朝向空气吹出口送风的空气流在宽度方向上被压缩而容易发生缩流,特别是产生这样的现象:由该缩流导致使后可动叶片在长度方向上摆动时的风的指向性容易变差。
即,通常,如图11所示,以往的薄型通风装置构成为:在形成于通风装置的壳主体70内的通风路径71的前部设有长度方向上较长且宽度方向上较短的细长的、长方形状的空气吹出口72,在空气吹出口72的内侧沿长度方向配置有片数较少的、例如三片的前可动叶片73,在该前可动叶片73的上游侧沿与前可动叶片73正交的方向配置有片数较多的后可动叶片74。
但是,如图11所示,这样的薄型通风装置的空气吹出口72为长度方向上较长且宽度方向上较短的细长形状,因此,自通风路径71朝向空气吹出口72送风的空气流在宽度方向上被压缩而容易发生缩流,特别是,在使后可动叶片74在左右、即长度方向上摆动时,在后可动叶片74与前可动叶片73之间的附近容易发生空气流的缩流、即在上下宽度方向上被压缩了的空气的流动。
因此,在使前可动叶片73上下摆动的状态下,在使后可动叶片74沿左右、即长度方向摆动时,空气流的方向因缩流而返回,因而存在如下问题:难以使风弯曲,当改变后可动叶片74的朝向时,风的指向性容易变差。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具有长度方向上较长且宽度方向上较短的细长的空气吹出口、并在空气吹出口的内侧设有可动通风窗的薄型通风装置、也能够提高风的指向性的通风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通过对上述构造的通风装置进行了专心的开发研究而得到的结果得知:下游侧的可动通风窗转动时产生的风的变流由空气流的缩流和偏转构成,当下游侧的缩流较大时,在通过使上游侧的可动通风窗转动而使风变流时,产生该变流返回的现象,容易由上游侧的可动通风窗导致风向的指向性下降,从而达成了下述的发明。
即,本发明的通风装置具有长度方向上较长且宽度方向上较短的细长的空气吹出口,在该空气吹出口的内侧的通风路径内配置有在该宽度方向上改变风向的前可动通风窗,在该前可动通风窗的上游侧配置有在该长度方向上改变风向的后可动通风窗,其特征在于,
在该后可动通风窗的上游侧配置有用于在该宽度方向上改变风向的里侧可动通风窗,
该里侧可动通风窗沿该通风路径内的两内侧面借助与长度方向平行的支承轴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轴支承有第1里侧叶片和第2里侧叶片,
在宽度方向上改变风向的情况下,使该第1里侧叶片或该第2里侧叶片中的任一者在宽度方向上转动,另一方面,将另一者的该第2里侧叶片或该第1里侧叶片保持为与该通风路径平行,且向与该里侧可动通风窗摆动的宽度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上述前可动通风窗,从而在宽度方向上改变风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和化成株式会社,未经丰和化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31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