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直径钻头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53771.6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9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香月崇;大峰惠;池上英儿;堀川进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钨钛合金 |
主分类号: | B23B51/00 | 分类号: | B23B5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朱美红;李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直径钻头,特别涉及能够适用于对印刷配线板开孔的小直径钻头。
背景技术
小直径钻头1一般具有直径为3.175mm(1/8英寸)的柄部。因此,一般形成为3.175mm以下的工具径。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包括印刷配线板的开孔的用途中使用的钻头。该钻头具备配置于前端的切刃和两个槽。两个槽在朝向后端的中途合流而成为一个槽。形成两个刃带(margin),所述两个刃带划定钻头的外周面。专利文献1的钻头的目的在于提高刚性以及提高被加工的孔的位置精度(以后称为孔位置精度)。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在包括印刷配线板的开孔的用途中使用的钻头。该钻头具备配置于前端的切刃和两个槽。两个槽在朝向后端的中途合流而成为一个槽。专利文献2的钻头的目的也在于提高刚性以及提高孔位置精度。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1/116540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3076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以及2的钻头与两个槽不合流的钻头相比,由于因槽而被除去的体积较少,所以工具的刚性更高。因此,孔位置精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经过两个槽流向加工孔的外部的切屑集中于两个槽的合流点。切屑向合流点集中的结果是切屑在合流点附近堵塞,有时造成加工孔的内壁损伤,进而,钻头易于折损。因此,专利文献1以及2的钻头需要将切削时的进给速度抑制得较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使多个槽合流的小直径钻头中改善合流点附近处的切屑的流动。
本发明的小直径钻头具备:至少两个槽;切刃,配置在前端;至少两个刃带,划定小直径钻头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和至少两个外周凹部,与上述刃带接触而延伸;上述至少两个槽具有合流点;该小直径钻头的特征在于,上述至少两个外周凹部中的至少一个外周凹部在比上述合流点靠前端侧,具有连通部,所述连通部用于使上述至少两个槽相互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小直径钻头的右侧视图的A部放大图。
图2是图1的小直径钻头的右侧视图。
图3是图1的小直径钻头的主视图的放大图。
图4是图1的小直径钻头的主视图。
图5是图1的小直径钻头的左侧视图的放大图。
图6是图1的小直径钻头的俯视图的放大图。
图7是图1的小直径钻头的仰视图的放大图。
图8是图1的小直径钻头的立体图的放大图。
图9是图1的小直径钻头的从其他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的放大图。
图10是图1的小直径钻头中的XI-XI剖面的剖面位置的说明图。
图11是图10的小直径钻头的XI-XI剖面的放大剖面图。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小直径钻头的右侧视图的放大图。
图13是图12的小直径钻头的主视图的放大图。
图14是图12的小直径钻头的左侧视图的放大图。
图15是比较物1的小直径钻头的右侧视图的放大图。
图16是图15的小直径钻头的主视图的放大图。
图17是图15的小直径钻头的左侧视图的放大图。
图18是比较物2的小直径钻头的右侧视图的放大图。
图19是图18的小直径钻头的主视图的放大图。
图20是图18的小直径钻头的左侧视图的放大图。
图21是与小直径钻头相关的第一实验结果。
图22是与小直径钻头相关的第二实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小直径钻头1具备大致为螺旋形的两个槽2。两个槽2包括:从前端3侧朝向后端8侧一边扭转一边延伸的第一槽2a、和在小直径钻头1的长度的中途与第一槽2a合流的第二槽2b。两个槽2为右扭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钨钛合金,未经株式会社钨钛合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37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