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至少一个航空器引擎故障的情况下调节功率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5399.2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0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吉恩-米歇尔·普瑞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涡轮梅坎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1/00 | 分类号: | B64D4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周伟明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至少 一个 航空器 引擎 故障 情况 调节 功率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用于在至少一个航空器引擎(M1,M2)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调节功率的方法,所述航空器引擎包括提供能够触发紧急信号(S)的应急功能的中央数字数据处理单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已知为GPP(700)的引擎级主功率单元,该引擎级主功率单元通过控制和监视功能管理,在飞行中持续工作,同时占据所述航空器的额定总非推进功率(PTA)的某些功率(PGA),以基于在所述引擎故障时响应于对GPP(700)的增加的消耗需求的至少三个紧急状态(RS,RM,RI),在接收到紧急信号(S)时延伸其工作极限,从而能够几乎在瞬间供应增加的非推进功率(PSU,PMU,PIU),每个紧急状态均具有最大激活周期,所述最大激活周期可从一个状态转换到另一状态,并可分配于几个交替的次序,这些状态至少包括,按照下降的功率水平按顺序进行分级,已知的超级紧急状态(RS),其中采用所有或一些非推进功率,加上附加功率,以尝试重新启动所述故障的引擎(M1,M2);已知的最大紧急状态(RM),其中采用所有或一些非推进功率;以及已知的中间紧急状态(RI),其中采用非推进功率的对应于保持持续可用,直至飞行结束的最小部分功率,所述GPP(700)的控制和监视功能计算每个紧急状态(RS,RM,RI)所消耗的时间,并通知其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00),同时,如果超过了分配到各紧急状态(RS,RM,RI)的最大运行周期(xmax,ymax,zmax),则发送一警报,并且,基于与一状态中所消耗时间有关的此信息以及基于超过使用于紧急状态的限度的警告,自动地或者根据飞行员的指令,所述应急功能在所述主引擎(M1,M2)与所述GPP单元(700)之间调节由所述航空器的非推进功率的需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方法,其中所述超级紧急状态(RS)只有在尝试重新启动引擎(M1,M2),同时供应所述航空器的所有或一些非推进功率的阶段内才出现,所述最大紧急状态(RM)在一台或多台引擎(M1,M2)故障,同时供应所述航空器的所有或一些非推进功率时出现,所述中间紧急状态(RI)只有在飞行结束期间至少一台引擎(M1,M2)完全失效的情况下,通过尽可能减少对维持运行的引擎的需求,在维持总非推进功率(PT)的一部分的阶段中才被激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节方法,其中在运行时供应非推进功率的航空器的所述引擎(M1,M2)中的恰好一个(M1)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调节模式(R1)包括只呼叫所述GPP单元(700)的所述中间紧急状态(RI),以补偿所述故障引擎(M1)的贡献缺失,同时所述运行着的引擎(M2)没有减少其对总非推进功率(PTA)的贡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节方法,其中在运行时提供非推进功率的航空器的所述引擎(M1,M2)中的恰好一台(M1)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调节模式(R2)包括依次地和交替地呼叫三个状态(RS,RM,RI),所述运行着的引擎(M2)减少其对非推进功率的贡献,直至所述故障引擎(M1)重新启动,即采用其中至少一些非推进功率(PT)被采用的最大紧急状态(RM)的一可选次序,之后是在利用如之前所采用的总非推进功率恢复成最大紧急状态(RM)前,当尝试重新启动所述故障引擎(M1)的时间不长于分配到所述状态的整个可用周期时,对应于所述超级紧急状态(RS)的功率需求,此后一状态可以持续直至分配到所述状态的可用周期被消耗完。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调节方法,其中如果所述故障引擎(M1)重新启动,则所述应急功能在所述两个引擎(M1,M2)与所述GPP单元(700)之间调节非推进功率,其再次在恢复的额定非推进功率状态下运行,直至飞行结束,所述GPP单元提供给定部分(PGA)的功率,所述两台引擎(M1,M2)提供额外部分(2PTA)的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涡轮梅坎公司,未经涡轮梅坎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53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硅纳米线的碳化硅粉末压坯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