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水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其保管及库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5876.5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0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植田学;池内博之;中岛康久;和田克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A61F13/15;A61F13/49;A61F13/53;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尹吉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水 组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保管 库存 | ||
1.一种吸水剂组合物,其以聚羧酸(盐)系吸水性树脂作为主要成分且含有天然成分,其特征在于还含有防经时劣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天然成分为植物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水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天然成分是选自由山茶科、茜草科、禾本科、山毛榉科所组成的群中的植物的提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天然成分为含有咖啡因或儿茶素类的植物成分、或含有鞣质的植物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剂组合物,其中所述防经时劣化剂是选自由抗氧化剂、保存剂、杀菌剂、抗菌剂、防腐剂及防霉剂所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种合成成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剂组合物,其中所述防经时劣化剂是选自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选自异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亚硫酸盐类的水溶性还原剂;
选自次亚氯酸(盐)类的水溶性氧化剂;
苯基苯酚类;
苯甲酸或其酯;
羟基苯甲酸或其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水剂组合物,其属于以下任一情况:
所述天然成分及防经时劣化剂的含量分别为0.01~15重量%和0.05~120ppm,其中,若所述天然成分为提取物,则该天然成分的含量是除去了溶剂后的固体成分量;
咖啡因和/或儿茶素类的含量合计为5ppm~1重量%,且防经时劣化剂为0.05~120ppm;
鞣质的含量为5ppm~1重量%,且防经时劣化剂为0.05~120pp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水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天然成分,或相对于咖啡因和/或儿茶素类,或相对于鞣质而言,防经时劣化剂的重量比为1/10~1/10000,其中,若所述天然成分为提取物,则该天然成分的含量是除去了溶剂后的固体成分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剂组合物,其含水率为1~15重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剂组合物,其还满足下述(1)~(4)所规定的物性中的至少一项:
(1)劣化可溶成分量为40重量%以下;
(2)由标准筛规定的粒径为150μm以上且小于850μm的颗粒占整体的90重量%以上,且由标准筛规定的粒径为300μm以上的颗粒占60重量%以上;
(3)由ERT442.2-02规定的加压下吸水倍率AAP为15[g/g]以上;
(4)吸湿结块率为30重量%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羧酸(盐)系吸水性树脂是中和率为30~80摩尔%的聚丙烯酸(盐)系吸水性树脂,该吸水剂组合物的形状为颗粒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剂组合物,其还含有螯合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剂组合物,其还含有水不溶性微粒。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剂组合物,其还含有多元醇。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剂组合物,其中Fe量为2ppm以下。
16.一种吸水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吸水性树脂中同时或分开地混合天然成分及防经时劣化剂,其中,所述吸水性树脂是含羧酸和/或其盐的不饱和单体的交联聚合物。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天然成分为植物成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天然成分是选自由山茶科、茜草科、禾本科、山毛榉科所组成的群中的植物的提取物。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天然成分为含有咖啡因或儿茶素类的植物成分、或含有鞣质的植物成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防经时劣化剂是选自抗氧化剂、保存剂、杀菌剂、抗菌剂、防腐剂及防霉剂的至少一种合成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触媒,未经株式会社日本触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58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