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镀黄铜钢丝的制造方法和镀黄铜钢丝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56014.4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0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雫孝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D07B1/06 | 分类号: | D07B1/06;B21C1/00;C23G1/10;C25D5/10;C25D5/50;C25D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铜 钢丝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镀黄铜钢丝的制造方法(以下也简称为制造方法)和镀黄铜钢丝,更特别涉及平衡镀黄铜钢丝品质的改进与制造过程中节能的镀黄铜钢丝的制造方法以及通过所述方法得到的镀黄铜钢丝。
背景技术
在以轮胎用增强材料的钢丝帘线为代表的镀黄铜钢丝的制造过程中,通常通过干法拉丝进行预拉丝,然后,通过铅淬火热处理制造珠光体钢结构,接着在钢线材表面镀黄铜,并使所述钢线材进行作为最终拉丝工序的湿法拉丝。作为镀黄铜的方法,通常采用热扩散镀覆法,其中在镀铜层上进行镀锌,然后通过热扩散形成镀黄铜层。
关于镀黄铜钢丝制造方法的改进的技术实例包括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涉及一种镀黄铜胎圈钢丝的制造方法,其中用铜和锌依次镀覆钢丝,然后使修正拉丝应变的热处理和在所述钢丝上镀覆的铜和锌的热扩散同时进行,此后,通过无机酸对所述钢丝进行酸洗处理。如此可获得改进与橡胶的粘合性而不损害机械性能的镀黄铜胎圈钢丝。
相关现有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872682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轮胎用增强材料,除胎圈钢丝以外,经常使用钢丝帘线。近年来,轮胎的性能得到改进,并且期望改进除胎圈钢丝以外的钢丝帘线用镀黄铜钢丝的品质。在钢丝帘线用镀黄铜钢丝的制造方法或生产设施维护等中,节能也是重要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镀黄铜钢丝的制造方法,其中平衡镀黄铜钢丝品质的改进与制造过程中节能,以及通过所述方法得到的镀黄铜钢丝。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广泛地研究了镀黄铜钢丝的制造方法,发现下述研究结果。即,由于通过镀覆处理后的热处理在钢丝表面生成氧化锌,损害了最终拉丝工序中的润滑性,结果,由于拉拔力增大,产生电力消耗损失。此外,由于润滑性因镀黄铜钢丝表面的氧化锌而受到损害,因而镀黄铜钢丝与模具之间的摩擦增大,从而降低镀黄铜钢丝的品质。此外,显示出诸如模具寿命缩短等有害影响。
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发明人进一步广泛地研究,发现上述问题可通过在镀黄铜钢线材最终拉丝工序前将镀黄铜钢线材表面的氧化锌除去来解决,从而完成本发明。
换句话说,本发明的镀黄铜钢丝的制造方法是:
一种镀黄铜钢丝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将钢线材镀黄铜的镀覆工序和使得到的镀黄铜钢线材进行最终拉丝的最终拉丝工序,所述方法包含
除氧化锌工序,其中在最终拉丝工序之前使所述镀黄铜钢线材表面的氧化锌的量小于50mg/m2。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镀覆工序包含其中依次镀覆铜和锌,然后进行热处理的工序。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通过酸洗处理进行除氧化锌工序中的氧化锌去除。此外,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用于所述酸洗处理的清洗液是磷酸溶液。更进一步,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磷酸溶液的浓度与酸处理时间满足由下述表示式表示的关系:
磷酸盐浓度(g/L)×处理时间(s)>5.0(g/L·s)。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使所述镀黄铜钢线材表面的氧化锌的量为10mg/m2以上且小于50mg/m2。此外,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镀黄铜钢丝的直径为0.6mm以下。更进一步,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镀黄铜钢丝表面的镀黄铜层的厚度为20μm以下。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最终拉丝是湿法拉丝。
本发明的镀黄铜钢丝是通过本发明的镀黄铜钢丝制造方法制造的镀黄铜钢丝。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镀黄铜钢丝的制造方法,其中平衡镀黄铜钢丝品质的改进与制造过程中节能,以及通过所述方法得到的镀黄铜钢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制造方法的一个适当实施方案的流程图。
图2是说明实施例1和常规例的镀黄铜钢线材湿法拉丝过程中拉伸速度与模具阻力之间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使用所述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镀黄铜钢丝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60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