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6122.1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8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松尾克宏;小笠原俊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特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1/16 | 分类号: | F16H6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劲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控制。
背景技术
目前,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基于当前的车速及加速度,推定考虑之后达到的车速(以下,记载为预读车速),且利用该预读车速,进行变速控制。由此,特别是在急减速时等,能够防止比预定的变速线滞后而产生变速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发动机旋转过小等,提高了运转性(驾驶性)。
但是,即使实际车速不怎么变化,预读车速也会因减速度的差异而变化,所以在减速中的降档中,有时仅驾驶员松开制动器踏板若干,预读车速就会横穿升档线,发生升档。即,驾驶员的状态是持续踏下制动器踏板的状态,尽管终归是请求减速,但在降档后,都会发生连续升档,具有产生发动机转速频繁变化的所谓频繁换档感之类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252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创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能够抑制给驾驶员带来的不适感,同时,能够执行适当的变速。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在本发明中,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构成为,基于加速度及实际车速,推定未来的车速即预读车速,并基于该预读车速和其他运转参数,进行变速控制,并具备延迟升档控制装置,该延迟升档控制装置在滑行状态下发生了降档时,在其后规定时间,即使进行升档判定,也禁止升档的开始,在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执行升档。
因此,根据本发明,预读车速因微小的制动器踏板踏力的变化而变动,伴随于此,即使具有升档请求,在规定时间期间,也禁止进行升档,因此,能够避免在短时间内产生不必要的发动机转速变动,能够实现消除了频繁换档感的变速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自动变速器的系统构成的概要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预读车速的运算处理的控制块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升档延迟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实施例1的变速控制所使用的变速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升档延迟处理的时间图;
图6是表示预读车速和规定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2的升档延迟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实施例2的变速控制所使用的变速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2的升档延迟处理的时间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自动变速器的系统构成的概要图。发动机1经由液力变矩器2与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机构部3连接。发动机1通过与驾驶员操作的加速器踏板连动而开度从全闭向全开增大的节气门阀,来加减输出,发动机1的输出旋转经由液力变矩器2而输入到变速机构3的输入轴4。液力变矩器2为具有通过产生输入输出转速差来放大发动机1的输出转矩的作用的众所周知的构成。另外,在液力变矩器2上具有锁止离合器2a,所述锁止离合器2a能够抑制输入输出转速差,换言之,抑制转矩放大作用,并能够将发动机1和变速机构3直接连接。
变速机构部3在同轴配置的输入轴4和输出轴5上配置有未图示的前行星齿轮组、后行星齿轮组而构成,通过利用油压而动作的多个联接元件6的联接、释放的组合,切换动力传递路径,实现所期望的变速级。
在阀体7内形成有向各联接元件6供给油压的油路(未图示),基于从油压控制部9输入的指令进行驱动的螺线管8对设置于各油路的调压阀(未图示)进行操作,以油压控制部9设定的指令压的油压供给到规定的联接元件的方式进行控制。另外,在车辆的行驶时,以仅向为得到所期望的变速比而需要的联接元件供给油压的方式进行控制。
油压控制部9基于检测发动机转速的发动机旋转传感器10、检测输入轴4的转速的涡轮旋转传感器11、检测输出轴5的转速的输出轴旋转传感器12(相当于车速)、检测驾驶员操作的变速杆的操作状态的断路开关13、检测驾驶员操作的加速器踏板的开度的加速器开度传感器14、检测驾驶员操作的制动器踏板的操作状态的制动器开关15等的输出,确定向要联接的联接元件供给的动作油压的指令压。然后,以确定后的指令压的动作油压供给到联接元件的方式将驱动螺线管8的指令输出。在油压控制部9内具有基于由后述的预读车速和加速器开度规定的运转点来选择最佳变速级的变速图。在变速图上,每变速级都设定有升档线、设定于比升档线更靠低车速侧的降档线,通过运转点横穿这些变速线,来输出变速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特可株式会社,未经加特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61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