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止非法登船的安全舷墙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6385.2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8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特蕾莎·梅维斯·史蒂文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防卫屏障IP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7/04 | 分类号: | B63B17/04;B63G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止 非法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船舶以阻止并优选地防止非法登船、例如海盗登船的安全屏障。在一个尤其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安全屏障是改进的船舶用舷墙的形式。
背景技术
近年来海盗行为涌现,尤其是在索马里沿岸和印度洋以及世界航运贸易路线的很多其它区域。通常海盗倾向于使用常规的挂钩梯从小艇登上商船。
为了阻止海盗,商船经常雇佣武装警卫,武装警卫飞赴保卫正进入可能发生海盗行为的区域的船舶。也已有在船舶的围栏和外壳上叠起或悬挂有刺铁丝网或刀片刺网用作威慑。例如在美国专利US 2012/0060744中,示出一种适合于可拆卸地安装于船舶的围栏上,并适用于沿着船舶的侧面垂挂的安全屏障。该安全屏障包括与多捆刀片刺网连接的带电网。
在中国专利CN201357935Y、CN201367101Y、CN101767639A和CN 201350963Y中也给出了已知的船舶用安全屏障的示例。在各情况中,该安全屏障包括安装于船舶围栏上的大直径的鼓形结构或鼓的一部分。然而,这些方法并未特别成功。此外,由于需要运行安全屏障的环境的性质,例如刀片刺网等的材料会快速生锈。这导致刀片刺网的处理变得困难且危险,因此经常将其直接从船舶砍下并投入海中,从而造成对海洋生物的巨大风险。人们仍在探寻阻止海盗的简单且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船舶安全屏障所遇到的问题,并旨在提供改进的安全屏障。
本发明因此提供一种在船舶上使用的安全舷墙,所述安全舷墙包括:球根状的头部、后壁、裙部、以及适合于将所述安全舷墙固定于船舶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其中,所述头部与所述裙部的连接部形成远离所述后壁延伸的突出部。
优选地,所述后壁和所述裙部在它们之间规定具有接收船舶围栏的大小的间隙。此外,所述后壁和所述裙部可以大致平坦并大致相互平行。
在一个尤其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壁和所述裙部相隔40~100mm的距离。
此外,所述裙部可以在所述后壁的底缘的下方延伸。
在一个尤其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球根状的头部具有表现为具有至少为所述安全舷墙的高度的1.5倍的半径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圆弧的横截面。
所述安全舷墙的轮廓一般可以表现为“P”字状,其中“P”字的脊柱规定为在使用中朝向船舶的内部。
所述第一连接件可以是螺栓,并且一对接收螺栓的对齐的孔可设置于所述裙部和所述后壁中。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件可以是柔性带,所述裙部可以包括用于通过所述带的接合的棒,并且所述后壁可以包括具有容纳所述带的大小的槽。此外,所述安全舷墙可以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所述多个第一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螺栓和至少一条柔性带。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在船舶上使用的安全屏障,所述安全屏障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上所述的安全舷墙。
优选地,所述安全屏障包括适合于将相邻的舷墙固定在一起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件。
因此,根据本发明,将安全舷墙安装于船舶围栏后,所述安全舷墙具有阻止常规的挂钩梯、登船梯、或爪钩从向海侧抓在船舶上的大小和形状。此外,即使即将成功地将爪钩和绳索抛过安全舷墙以与船上的甲板装备接合,安全舷墙的突出部和安全舷墙的头部的垂直光滑外表面也使得某人非常难以使用爪钩绳索成功地爬过安全舷墙。此外,由于裙部覆盖、并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向内按压向甲板边缘,因此安全舷墙的裙部可以阻止对任何的竖立的围栏立柱的向海侧的接近。
此外,本发明的安全舷墙和安全屏障成本低,并且易于适合并最低限度地妨碍船舶和其船员的正常作业。而且,可以注意到该安全舷墙易于拆卸和回收,避免了将安全舷墙扔入海中的需要,从而使对海洋生物的风险最小化。
应理解,此处提及的船舶围栏也应包含作为船舶的露天甲板的周界的船舶的任何外壁,例如但不限于任何刚性舷墙。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并仅是示例的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示出安装于船舶侧面的两个相独立的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屏障;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安全舷墙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安全舷墙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从前方观察的立体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安全舷墙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从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防卫屏障IP有限公司,未经防卫屏障IP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63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