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机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7378.4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7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尾崎孝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P29/02 | 分类号: | H02P29/02;B60L3/00;B60L15/20;F16C19/18;F16H1/32;H02P6/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6 | 代理人: | 刘激扬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控制 装置 | ||
关联申请
本申请要求在2011年11月24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1-255710的优先权,通过参照其整体,将其作为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内容而进行引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的控制装置,特别涉及驱动电动汽车中的车轮的电动机的控制装置,该电动汽车为电池驱动、燃料电池驱动、引擎并用的混合动力车等。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中,驱动车辆的电动机的性能降低、故障对于行驶性、安全性会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在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驱动装置中,为了在限定的电池容量下提高续航距离,因而采用IPM型电动机(埋入磁铁型同步电动机),该IPM型电动机使用了具有高效性能的钕系磁铁。另外,以往提出了下述方案,在内轮电动机驱动装置中,为了确保可靠性,通过测定车轮用轴承、减速器以及电动机等的温度从而对过载进行监视,根据温度测定值而限制电动机的驱动电流、降低电动机转速(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687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
关于电动汽车,例如车辆的行驶条件不间断地发生变化,电动机转速以及在电动机线圈流动的电流也大幅变化。特别是,在内轮型的电动汽车中,由于在悬挂的弹簧的下侧,即在弹簧下配设电动机,因而对于电动机而言处于不间断振动状态等的严酷的环境下。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下,在坡道等中连续地在高扭矩产生状态驾驶的情况下,电动机温度升高,使电动机线圈的绝缘性能劣化的可能性也高。
为了减低电动机温度,可考虑通过水冷却将电动机进行冷却。然而,如前述那样由于电动机配设在弹簧下,因而存在有不仅不易设置冷却用的多条管路,而且整体结构复杂化、制造成本变高等问题。由此,优选尽可能地通过空气冷却将电动机冷却。总之,为了防止电动机线圈的绝缘性能的劣化,因而对电动机进行温度管理,对于车辆的安全行驶驾驶而言是重要的。如上述那样,在内轮电动机驱动装置中,测定电动机温度从而对过载进行监视,对电动机的驱动电流进行驱动限制的情况下,存在有急剧地妨碍车辆的驾驶的危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的控制装置,其不会急剧地妨碍车辆的驾驶,对电动机进行温度管理,可迅速地进行恰当的应对。以下,关于该发明内容,使用表示实施方式的附图中的符号进行说明。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电动机的控制装置是对具有驱动车轮2的电动机6的电动汽车的前述电动机6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该电动机的控制装置具有:温度传感器Sa,该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前述电动机6的电动机线圈78,检测该电动机线圈78的温度Tc;电动机电流限制机构95,该电动机电流限制机构对于由前述温度传感器Sa所检测出的温度Tc设定多个阈值,在每个由各阈值所区分的温度范围设定相互不同的电流限制条件,根据所检测出的温度Tc所在的前述温度范围的前述电流限制条件而限制电动机6的电流值。又,本发明中的“电动汽车”也包括并用发动机的混合动力车。
根据此构成,温度传感器Sa不间断地检测电动机6的电动机线圈78的温度Tc。例如,在坡道等中连续地在高扭矩产生状态下驾驶电动汽车的情况下,电动机线圈78的温度Tc升高。在利用温度传感器Sa对电动机线圈78进行的温度检测中,由于响应性差,因而对于温度Tc而设定多个阈值,对于每个由各阈值区分的温度范围,设定相互不同的电流限制条件。即,在检测的温度Tc为较低温时,缓和电流限制条件,检测出的温度Tc温度越高,则越强地管制电流限制条件。电动机电流限制机构95根据检测出的温度Tc所在的前述温度范围的前述电流限制条件而限制电动机6的电流值。按照这种方式,通过限制电动机6的电流值,从而可细致地对电动机6进行温度管理,可防止电动机线圈78的绝缘性能的劣化。由此,可避免急剧地妨碍车辆的驾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73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