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隔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7488.0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7024B9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片山宽一;奥田泰弘;新原直树;重松敏夫;董雍容;花房庆;林文弘;大矢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8/18 | 分类号: | H01M8/18;H01M8/20;H01M8/0289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12 | 代理人: | 丁业平,常海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原液 流电 隔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电解槽的隔膜。
背景技术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其中,通过利用泵使位于正极室和负极室中的正极电池活性材料和负极电池活性材料各自循环,从而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充/放电。通过利用隔膜将电解槽隔开而获得正极室和负极室,该隔膜允许氢离子透过而不允许电解质离子透过。由于可容易地获得大型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因此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有望作为二次电池来储存大量的电力。
近年来,作为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电池活性材料,钒类化合物由于如下原因而被广泛使用:其可提供优异的电动势和优异的电池容量;即使正极电解质和负极电解质彼此混合,也能容易地实现其再生;等等。在采用了这种钒(V)系化合物作为电池活性材料的V-V系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在正极室中发生+4价V离子和+5价V离子之间的氧化或还原,而在负极室中发生+2价V离子和+3价V离子之间的氧化或还原。
为了获得优异的充/放电效率(高能量效率=高电压效率×高电流效率),要求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隔膜具有低的膜电阻(充/放电过程中的电阻)以及防止正极室和负极室之间的电解质混合的性质。具体而言,要求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隔膜具有优异的氢离子(H+;水合氢离子)透过性,并且还要求其不易于允许电解质离子透过(优异的选择透过性)。鉴于此,对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隔膜,通常采用选择性地允许离子透过的离子交换膜。
另外,还要求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隔膜具有优异的耐久性,从而使得该隔膜的性能不会由于与电解质长期接触以及反复的充/放电而降 低。特别地,因为V-V系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隔膜会与氧化能力强的五价V离子接触,所以要求其具有强的抗氧化性。
作为满足上述要求的电池隔膜,已经提出了聚砜类阴离子交换膜、具有吡啶鎓基团的乙烯基类阴离子交换膜等(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No.2000-235849)和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No.10-162853))。作为这种电池隔膜,还提出了这样的离子交换膜:其中将树脂组合物附着至基材,该树脂组合物包含离子交换树脂以及通过对共轭二烯烃和苯乙烯类单体的共聚物进行氢化处理而获得的共聚物(专利文献2)。
电池隔膜基材的材料的已知例子包括多孔聚氯乙烯、聚烯烃、聚四氟乙烯(PTFE)等(专利文献2的第0022段;专利文献1的权利要求2)。
还已知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其包括这样的离子交换膜,该离子交换膜的性能指数有利于提高电压效率和安培-小时效率(专利文献3)。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No.2000-235849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No.10-162853
专利文献3:US7,927,731B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近年来,对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隔膜的耐久性和寿命的要求、特别是对抗氧化性的要求越发严格。考虑到近年来提出的这些要求,专利文献1、2等中描述的隔膜就化学稳定性,特别是抗氧化性而言是不足的,这会不利地导致其寿命较短。为此,期望开发这样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隔膜,其在诸如抗氧化性之类的耐久性方面优于常规的电池隔膜。同时,考虑将除钒类化合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用作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电池活性材料。还期望开发用于该情况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隔膜。
另外,专利文献3中描述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具有约78%的电压效率,并且隔膜厚度为600μm至1.5mm。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电压效率,由此需要进一步降低该隔膜的膜电阻。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隔膜:其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以充分满足近年来提出的要求,具有优异的选择透过性,并且能够实现高能量效率、特别是高电流效率。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当使多孔膜的微孔孔径变得很小时,会表现出对离子的选择透过性,因此这种多孔膜可用作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等的电池隔膜。另外,氟类树脂多孔膜、特别是由PTFE制成的多孔膜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于是本发明人发现可通过使用氟类树脂多孔膜来实现上述目的。在本说明书中,氟类树脂不仅包括通过聚合含氟的烯烃而获得的合成树脂,还包括含有该合成树脂作为主要成分的树脂(例如,含有不低于50质量%的合成树脂的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隔膜包括这样的多孔膜,该多孔膜的平均流量孔径不超过100nm、厚度不超过500μm、并且空气流速不低于0.1ml/s·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74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纵轧一体式锚杆轧机
- 下一篇:标准卡轨式智能光伏电池组串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