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活性树脂、辐射可固化组合物以及辐射可固化油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7694.1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6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凯-乌伟·高德尔;于尔根·迪克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阳化学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0/00 | 分类号: | C08G10/00;C08G61/02;C08G14/00;C08G16/00;C08L61/02;G03F7/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青;穆德骏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树脂 辐射 固化 组合 以及 油墨 | ||
本专利申请要求2011年11月2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1/564,421的权益,该临时专利申请据此以引用方式并入以用于所有目的,如同在本文完整阐述一样。
发明背景
发明领域
一般来讲,本发明涉及新型光活性树脂。本发明还涉及包含与胺和丙烯酸酯相结合的光活性树脂的辐射可固化组合物。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包含颜料、辐射可固化组合物和添加剂的辐射可固化油墨。
相关领域描述
辐射可固化组合物不同于其他组合物。也就是说,辐射可固化组合物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使状态几乎瞬间从液相变为高度交联的固相。该化学反应通常由诸如紫外线或高能电子束的辐射源引发。
从商业角度来看,辐射可固化组合物的固化速度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包装领域,辐射可固化组合物在基材上更快固化导致生产能力升高。这样,由于缩短的生产和印刷时间而大大节省成本。
辐射可固化组合物通常包含可聚合的化合物。可聚合的化合物通常包括单体,诸如单体、低聚或聚合单或多官能丙烯酸酯。取决于辐射可固化组合物的应用,诸如快速固化应用,添加剂可包含一种或多种光引发剂以促进丙烯酸酯的自由基聚合。这样,辐射可固化组合物最终硬化成干燥的固体膜。
近年来,关于组分在辐射可固化组合物和油墨中的迁移水平,发达国家/地区的法规变得更加严格。例如,某些类型的光引发剂因未反应的和残余的光引发剂量而极易迁移。具体地讲,分子量低于500道尔顿的光引发剂易于迁移,从而在包装应用中导致气味和毒性问题。迁移在I型光引发剂(诸如α-氨基苯乙酮)中是常见的,其在受到辐射时分裂并形成甚至更小的分子。
因此,需要包含极少(如果有的话)易于迁移的光引发剂组分的辐射可固化组合物和油墨。
还需要表现出改善的固化性质的辐射可固化组合物和油墨。
发明概要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惊讶地发现他们的用于辐射可固化组合物和油墨中的新型、光活性树脂可改善固化性质。这些光活性树脂还减少低分子量光引发剂的迁移。具体地讲,本发明的光活性树脂与丙烯酸酯和胺一起形成辐射可固化组合物。这样,本发明的发明辐射可固化组合物通过交联和缠结提供结构。
本发明的辐射可固化组合物可用于许多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涂料、粘合剂、包装和模制品。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该辐射可固化组合物适用于食品包装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描述一种新型、光活性树脂。该树脂包含含有联苯部分的芳族酮单体。该树脂还包含选自氢、羟甲基及其混合物的链端基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描述一种包含上述光活性树脂的辐射可固化组合物。该组合物还包含单或多官能丙烯酸酯。该组合物进一步包含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辐射可固化组合物包含光引发剂。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油墨包含低于约1重量%的分裂I型光引发剂。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描述一种包含上述光活性树脂的辐射可固化印刷油墨。该油墨还包含单或多官能丙烯酸酯、胺和着色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油墨包含光引发剂。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油墨包含低于约1重量%的分裂I型光引发剂。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描述一种UV印刷制品,其包含涂敷在基材表面上的上述能量可固化平版印刷油墨。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和优点将在下文的描述中予以阐述,并在某种程度上通过该描述而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得以了解。本发明的优点将通过尤其在书面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指出的结构而实现和获得。
附图简述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而包括在内的并且并入且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并与描述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原理。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辐射可固化组合物的三元相图。
发明详述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并且其实例在附图中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阳化学公司,未经太阳化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76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