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纤非织造布和使用其的滤材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8024.1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6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井山裕二;黒田哲人;矢挂善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4H3/153 | 分类号: | D04H3/153;B01D39/16;B03C3/28;D04H3/016;D04H3/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童春媛;孟慧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纤非 织造 使用 | ||
1. 混纤非织造布,该混纤非织造布是纤维直径彼此不同的纤维混合而成的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含有由所述纤维直径为5.0μm以下的纤维构成的纤维群A和由所述纤维直径为50.0μm以上的纤维构成的纤维群B,任选含有由所述纤维直径比5.0μm大但低于50.0μm的纤维构成的纤维群C,
所述纤维群A占纤维全体的体积比例为20-80vol%,纤维群B占纤维全体的体积比例为1-40vol%,纤维群C占纤维全体的体积比例为0-79vol%,
所述纤维群B的纤维直径中值(B’)与所述纤维群A的纤维直径中值(A’)之比(B’/A’)为35以上。
2. 权利要求1的混纤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群A的体积比例为30-70vol%,纤维群B的体积比例为5-30vol%,纤维群C的体积比例为0-65vol%。
3. 权利要求1或2的混纤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非织造布是通过熔喷法制造的非织造布。
4. 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混纤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构成纤维群A或者构成纤维群A和纤维群B的纤维为聚烯烃纤维。
5.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混纤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单位面积重量为10-80g/m2。
6.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混纤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非织造布为实施了驻极体处理的非织造布。
7.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混纤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非织造布是过滤风速4.5米/分钟下粒径0.3-0.5μm的聚苯乙烯颗粒的捕集效率为99.9%以上且QF值为0.20以上的非织造布。
8. 滤材,其特征在于:该滤材包含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混纤非织造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80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流脉动式冲砂笔尖
- 下一篇:钻具自动排放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