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以及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8425.7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9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冈本怜也;平光宏臣;平井宏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88 | 分类号: | H01R13/688;H01R13/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权太白,谢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以及线束。
背景技术
作为电动机动车、混合动力车用的电池模块,已知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构成为,多个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的单电池并排排列,相邻单电池的电极端子间通过连接部件连接,从而多个单电池串联、并联连接。
在电极端子连接有检测端子。在该连接端子连接电线而构成线束。该电线被布线于在电池模块形成的槽部内,并与在电池模块的外部配置的电池ECU连接。通过该电池ECU检测单电池的电压。
上述电线用于检测单电池的电压,因此流过较小的电流。然而,电线与单电池的电极端子连接在一起,因此,若多根电线彼此短路,则会使得单电池彼此短路。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检测端子焊接有熔丝。由此,在电线彼此短路的情况下熔丝熔断,抑制了单电池彼此短路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103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结构的检测端子相对于电极端子通过螺纹紧固固定。因此, 当检测端子的个数增大时,存在着对电极端子组装检测端子、熔丝以及电线的作业的效率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以及线束,能够有效地进行电极端子与熔丝以及电线的连接作业。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为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部件,具有主体部并且具有从所述主体部延伸的第一端子,所述主体部对具有正极以及负极的电极端子的多个单电池的相邻的所述电极端子之间进行连接;电池侧连接器壳体,收纳所述第一端子;电线侧连接器壳体,与所述电池侧连接器壳体嵌合并且与电线的端部连接;以及熔丝,配置于所述电池侧连接器壳体并且将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电线电连接。
本发明为一种线束,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部件,具有主体部并且具有从所述主体部延伸的第一端子,所述主体部对具有正极以及负极的电极端子的多个单电池的相邻的所述电极端子之间进行连接;电池侧连接器壳体,收纳所述第一端子;电线侧连接器壳体,与所述电池侧连接器壳体嵌合;电线,从所述电线侧连接器壳体导出;以及熔丝,配置于所述电池侧连接器壳体并且将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电线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电池侧连接器壳体与电线侧连接器壳体嵌合,能够容易地将电极端子、连接部件、第一端子、熔丝以及电线连接起来。由此,能够提高连接部件与熔丝以及电线的连接作业的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优选以下的方式。
优选的是,在所述电池侧连接器壳体形成有以能够装拆的方式安装所述熔丝的熔丝安装部,所述熔丝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在所述电池侧连接器壳体还配置有金属制的中继部件,所述中继部件将所述熔 丝与所述电线电连接。
根据上述的方式,通过将熔断的熔丝从熔丝安装部拆下,并将新的熔丝安装到熔丝安装部,能够容易地更换熔丝。
优选的是,在所述电池侧连接器壳体开口形成有供所述电线侧连接器壳体嵌合的嵌合筒部,并且开口形成有所述熔丝安装部,所述嵌合筒部与所述熔丝安装部向相同方向开口。
根据上述的方式,能够相对于电池侧连接器壳体使电线侧连接器壳体和熔丝从相同方向安装以及脱离。由此,与嵌合筒部的开口方向和熔丝安装部的开口方向不同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电线侧连接器壳体以及熔丝的组装作业的效率。
优选的是,在所述连接部件形成有卡定部,在所述电池侧连接器壳体形成有与所述卡定部卡合的卡定承托部。
根据上述的方式,能够通过卡定部与卡定承托部卡合这样简易的方法将电池侧壳体安装于连接部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高效地进行电极端子与熔丝以及电线的连接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电池模块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连接部件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连接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中继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电池侧连接器壳体、连接部件、中继部件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连接部件、中继部件、电池侧连接器壳体、熔丝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示出电池侧连接器壳体的仰视图。
图9是示出电池侧连接器壳体的俯视图。
图10是示出电线侧连接器壳体和电池侧连接器壳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84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