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去除离开氧化区的灰烬和细粒的化学回路燃烧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9077.5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8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F·格尤鲁;T·戈西亚;A·霍塔特;S·里弗拉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IFP新能源公司;道达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99/00 | 分类号: | F23C9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法国里埃***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去除 离开 氧化 灰烬 细粒 化学 回路 燃烧 方法 以及 使用 装置 | ||
1.一种用于固体颗粒的碳氢化合物给料的化学回路燃烧方法,其中载氧材料采用颗粒形式循环,所述方法包括:
-在还原区R0中,使碳氢化合物给料颗粒与所述载氧材料颗粒接触,
-在反应氧化区R1中,使来自所述还原区R0的载氧材料颗粒(1)与氧化气体流(2)接触,
-将传输相(5)从包括气体和固体的反应区R1送到气体-固体分离区S2,以便分离:主要气态传输相(6)和固体流(7),所述气态传输相(6)包括飞灰和载氧材料细粒,所述固体流(7)包括大部分的细粒、飞灰和大部分的所述载氧材料颗粒,
-将来自气体-固体分离区S2的固体流(7)送到由非还原气体(8)流化的致密相淘析分离区S3,允许所述细粒和飞灰与所述载氧材料颗粒分离,以便将包括大部分载氧颗粒的颗粒流(10)送到还原区R0,并通过排放管线排放包括大部分飞灰和载氧材料细粒的主要气态流出物(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氧颗粒借助于管线(11)在反应区R1内的环路中循环,所述管线允许沉淀在致密流化相中的载氧颗粒从分离区S3的底部再循环到反应区R1的下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热交换器E4在致密相淘析分离区S3的底部内形成的致密流化相中回收热量。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致密相淘析分离区S3以0.5-1m/s的范围内的流化率进行流化。
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氧材料颗粒最初包括少于10%的直径小于100微米的颗粒。
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来自致密相淘析分离区S3的主要气态流出物(9)送到除尘区S5,以便排出含有大部分灰烬和细粒的气体流(13)以及包括大部分载氧材料的颗粒流(14),所述颗粒流通过传输管线被送到还原区R0。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对固体碳氢化合物给料实施化学回路氧化还原燃烧的装置,所述装置至少包括:
-还原区R0,
-反应氧化区R1,其设有供应来自还原区R0的载氧颗粒(1)的馈送装置、供应氧化流化气体(2)的馈送装置,以及用于排放包括气体和固体颗粒的传输相(5)的排放管线,
-气体-固体分离区S2,其布置在反应区R1的下游,由所述排放管线供应,并包括用于排放主要气态传输相(6)的管线,以及用于排放包括大部分载氧材料的固体流(7)的排放管线,
-致密相淘析分离区S3,其布置在气体-固体分离区S2的下游,包括用于所述固体流(7)的入口、允许供应流化气体(8)的管线、用于将富含载氧颗粒的固体颗粒流(10)运载到还原区R0的管线,以及用于排放富含飞灰(9)的气体流的管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器E4,其处于在致密相分离区S3的底部内形成的致密流化相中。
9.如权利要求7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来自致密相分离区S3的管线,其用于将颗粒流(11)再循环到反应区R1,所述颗粒流(11)包括在致密相淘析分离区S3中分离的部分固体颗粒。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区S5,其布置在致密相淘析分离区S3的下游,设有用于接收来自分离区S3的主要气态流出物(9)的入口管线、允许排放含有大部分灰烬和细粒的气体流(13)的排放管线,以及用于将包括大部分载氧材料的颗粒流(14)运载到还原区R0的传输管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FP新能源公司;道达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IFP新能源公司;道达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90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旋卡爪式医用利器盒
- 下一篇:一种牛蒡子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