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速器及其制作方法和车辆用四轮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9717.2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5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金英俊;金卓铉;李东成;李定仁;崔俊万;朴东圭;李东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3/08 | 分类号: | F16H3/08;B60K7/00;F16D13/58;F16D1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雪;黄志兴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及其 制作方法 车辆 四轮驱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以及包括该变速器的车辆用四轮驱动系统,具体涉及容易小型化且可以减少换挡冲击的变速器以及包括该变速器的车辆用四轮驱动系统。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变速器的制作方法。具体涉及能够简化变速器的制作工艺,提高组装性能的变速器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电动汽车将以电池的电源驱动的电动机作为动力源,其重量比常规的化石燃料汽车或者天然气汽车的重量轻,体积也相对小。
这种电动汽车的重要开发要素包括驾驶速度与燃油的改善、充电方式的改善、电池的寿命等,而且与此同时汽车重量与体积的减少以及适用于电动汽车的变速器的开发,作为主要课题正在进行研究。
常规的化石燃料汽车或者天然气汽车的变速器具有多种结构,通常离合器分别与多个齿轮相互啮合,根据汽车的加速或者减速操作,使适当比率的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咬合。此外,齿轮间有使离合器直线移动的复杂结构。该结构,由于重量与容积大,而且通过齿轮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因此会产生冲击。
因此,如果电动汽车使用重量与容积大且换档冲击大的现有变速器,则存在一次充电可行驶的里程数减少,最大速度降低等问题,所以很难得到应用。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使重量与容积最小化的变速器以及使用该变速器的车辆用四轮驱动系统。
此外,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离合器盘本体制造过程中,通过压制工艺缩短制造时间且降低制造成本的离合器盘以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在固定板上一体形成碟形弹簧来代替碟形弹簧,从而使结构简化的离合器盘以及该离合器盘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变速器的一实施例包括一面具有多个槽的离合器盘。
而且,可包括用于分别插入到上述离合器盘的多个槽中的多个动力传递体,以使上述动力传递体的一部分从上述离合器盘的上述一面上露出。
此外,可包括既能限制上述动力传递体相对于上述离合器盘的旋转轴的轴向移动,又能将上述动力传递体安装至上述离合器盘的动力传递体安装部件上。
上述离合器盘可以与驱动轴相连接,其从动力源接收旋转扭矩而进行旋转。而且上述多个槽以圆形分布于离合器盘上。
而且,另外还可以包括通过与上述动力传递体选择性地结合来接收动力的输入齿轮。
上述离合器盘的多个槽或者上述动力传递体安装部件的结构或者形状可制作成限制上述动力传递体以上述离合器盘的半径方向为旋转轴旋转。如此限制动力传递体的旋转,不仅能够简化动力传递体安装部件的结构,而且动力传递体能够容易保持安装后的稳定状态,耐久性得到提高。
离合器盘的上述槽的形状可以是限制动力传递体做如上所述旋转的形状。当设计与上述动力传递体的形状相对应的上述离合器盘的上述槽的形状时,该形状应满足不允许上述动力传递体进行旋转。例如,将其设计为通过离合器盘的上述槽的周面或者底面的作用,限制上述动力传递体的插入部分旋转。
此外,上述动力传递体安装部件与上述动力传递体相结合也能够限制该旋转。例如,上述安装部件插入到动力传递体中,并且两者结合,从而可限制动力传递体的旋转。
上述动力传递体安装部件可以是其一端穿过上述离合器盘的上述槽的底面并与上述动力传递体结合的结构。
此时,上述动力传递体安装部件可以是其另一端不凸出于上述离合器盘的上述槽的形成面(即,上面所述的一面)的相反面的结构。该不凸出的结构有利于防止与其他部件之间干涉。
一方面,上述离合器盘的多个槽或者上述动力传递体安装部件的结构或者形状可以允许上述动力传递体以上述离合器盘的半径方向为旋转轴进行旋转。离合器盘与输入齿轮相结合时,该允许旋转结构有助于减少动力传递体的磨损,同时有助于缓解冲击。
例如,动力传递体的形状为球形,上述离合器盘的槽的形状大致为半圆形,因此上述动力传递体能够在上述离合器盘的槽中旋转。
上述动力传递体中凸出于上述离合器盘的部分的形状可以是越是远离离合器盘其周长越小。而且,上述动力传递体安装部件可以包括安装板,该安装板上面形成有贯通槽,该贯通槽的尺寸只能够使上述动力传递体的凸出部分的一部分通过。上述安装板的贯通槽周面可以与上述动力传递体的外表面接触,从而允许上述动力传递体旋转,同时限制上述动力传递体轴向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特株式会社,未经盛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97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